野调
成语(Idiom):野调
发音(Pronunciation):yě dià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无规则、杂乱的调子或音乐声,比喻言语行为荒唐不合常理。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野调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潜夫论》中,原意为无序的音乐声。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言语行为荒唐、不合常理的意思。野调常用于形容言辞或行为荒谬、不合逻辑,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言行举止不得体、不合规范。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野调常常用于评论某人的言行不当,或者形容某种言语行为荒唐可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流、书面文字表达、演讲等场合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野调的起源没有具体的故事或典故,它是根据音乐中的概念演变而来的,形容了一种无序、杂乱的调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野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第一个字“野”表示无序、杂乱的意思,第二个字“调”表示音乐声或调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说法完全是一派野调,毫无根据。
2. 这个人的言行举止真是野调连篇,让人难以理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野调”与无序、杂乱的音乐声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其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演奏一种没有规律、没有节奏的乐曲,从而记忆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野调相关的成语,如“胡言乱语”、“无稽之谈”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他的解释完全是野调,根本不对。
2. 初中生(13-15岁):他的言行举止总是野调连篇,没人能够理解他。
3. 高中生(16-18岁):这个政治家的演讲充斥着野调,完全不靠谱。
4. 大学生(19-22岁):他的论文中充满了野调,毫无逻辑可言。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