緑帻
成语(Idiom):緑帻 (lǜ zhuì)
发音(Pronunciation):lǜ zhu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官吏廉洁清正,不受贪污腐化的影响。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緑帻是由“緑”和“帻”两个字组成的,其中,“緑”意为清正、廉洁,而“帻”则是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帽子。緑帻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官员廉洁清正的品行,不受贪污腐化的影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官员或其他人具有高尚的品德,不受贪污腐化的影响。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贪污腐化的官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緑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玉藻》一书中,原文为“緑帻之盛,其志甚厚也”。緑帻在古代是官员的标志,佩戴緑帻的官员被认为是廉洁正直的。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引申为形容官员廉洁清正的品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緑帻自居,从不接受贿赂。
2. 这位官员廉洁公正,真是个緑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緑帻”这个成语中的“緑”字,与绿色相联想,绿色代表清新、廉洁的意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清廉自守”、“廉洁奉公”等,进一步加深对廉洁清正品质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像緑帻一样,不接受别人的作弊纸条。
2. 初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们要做緑帻,不贪污不腐败。
3. 高中生:我们应该向那些緑帻官员学习,保持廉洁自律的品质。
4. 大学生:在社会上,我们要努力成为緑帻,维护社会公正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