顇枯
成语(Idiom):顇枯
发音(Pronunciation):cuī k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体瘦弱、病弱,形容身体虚弱不堪。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顇枯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顇”和“枯”两个字组成。其中,“顇”读作cuī,意为瘦弱;“枯”读作kū,意为干瘪、干燥。顇枯形容人体瘦弱、病弱,指身体虚弱不堪,毫无生气。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顇枯常用于形容人体虚弱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身体瘦弱、病弱、精神萎靡等情况。可以用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演讲等场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顇枯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二十九年》:“虽有材力,犹顇枯。”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在古代,人们常用“顇枯”来形容人体瘦弱不堪的状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病得太厉害了,现在已经顇枯得像个纸片人。
2. 这个孩子营养不良,看起来顇枯得让人心疼。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联想“顇枯”两个字的发音和形状,顇(cuī)的发音和“脆”字相似,可以想象一个脆弱的人体;枯(kū)的发音和“枯”字相同,可以想象一个干瘪的人体。通过联想和形象化的方法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身体状况相关的成语,如“面黄肌瘦”、“奄奄一息”等,进一步丰富对身体状态的形容词汇。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病得很重,顇枯得连站都站不起来。
2. 初中生:这个运动员训练太辛苦了,训练完后整个人顇枯得像个筛子。
3. 高中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他的身体恢复得不再顇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