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三聚氰胺(sān jù qiān àn)
发音(Pronunciation):sān jù qiān à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混杂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的产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三聚氰胺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然而,由于其具有毒性,被添加到食品和饲料中会对人体和动物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成语“三聚氰胺”常用来形容产品中掺杂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具有负面含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也可用于形容其他领域中的欺诈行为或虚假宣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聚氰胺一词最早在中国被广泛使用是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该事件发生在中国,当时许多奶粉产品被发现掺入了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儿出现肾脏问题。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恐慌和愤怒,并引起了社会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广泛关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聚氰胺是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三”表示数量,表示掺入的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的多,而“聚氰胺”则表示这些有害物质的化学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家公司的产品质量一直很差,经常被曝光掺有三聚氰胺。
2. 这个食品厂被曝出生产的食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引发了公众的抵制。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三聚氰胺”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下奶粉事件的场景,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这有助于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有害物质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产品质量和安全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以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这个苹果看起来很好吃,但我不敢吃,怕里面有三聚氰胺。
2. 初中生:我们要学会识别有问题的产品,避免购买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
3. 高中生:这家公司为了追求利润,竟然敢生产掺有三聚氰胺的产品,简直是罪大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