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弱
成语(Idiom):靡弱(mí ruò)
发音(Pronunciation):mí ruò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虚弱无力,衰弱不振。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靡弱是由“靡”和“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靡”指没有节制,放纵纷乱;“弱”指力量薄弱,不堪一击。靡弱这个词合在一起,形容人或事物虚弱无力,衰弱不振。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靡弱常用来形容人的身体状态、气力状态或事物的衰弱状态。可以用于描述人体虚弱无力、精神萎靡、力量不足等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的破败、衰落等状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汉书·袁绍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袁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军事统帅,他在阵前鸣金收兵时,麾下将士却没有人理会,不顾命令继续冲锋。袁绍看到这一幕,感叹道:“吾军之士,皆如此靡弱乎!”意思是说自己的军队都变得软弱无力了。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形容词“靡”和形容词“弱”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病倒后,整个人变得靡弱不堪。
2. 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已经靡弱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靡弱”与“迷弱”进行联想。迷弱表示迷失了力量和方向,与靡弱的含义相似。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与靡弱相反的成语,如“刚强”、“强壮”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感冒了,身体靡弱,不能去上学。
2. 初中生:他一直在健身房锻炼,变得越来越强壮,不再是以前的靡弱样子了。
3. 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有时候感觉自己的意志力有些靡弱,需要调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