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泽
成语(Idiom):枯泽
发音(Pronunciation):kū z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水源干涸的河流或湖泊,形容严重缺乏水源或资源的情况。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枯泽一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枯泽之畔,可以有车马。”原指河流干涸的河岸上,可以供车马通行。后来引申为缺乏水源或资源的地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某种资源的严重匮乏,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或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枯泽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并没有具体的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枯泽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枯”和“泽”两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地方资源匮乏,简直是个枯泽。
2. 这个行业已经停滞不前,成为了一个枯泽。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联想“枯泽”中的“枯”字,表示干涸的意思,而“泽”字则表示水源。可以通过想象一片干涸的土地,没有一滴水的情景来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资源匮乏有关的成语,如“一穷二白”、“一蹴而就”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家附近有一片枯泽,很少有水源。
2. 初中生(13-15岁):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成为了一个枯泽。
3. 高中生(16-18岁):这个行业的资源已经枯竭,变成了一个枯泽。
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枯竭,已经成为了一个枯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