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庸
基本解释
水沟。《礼记·郊特牲》:“祭坊与水庸,事也。” 郑玄 注:“水庸,沟也。” 孔颖达 疏:“水庸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
成语(Idiom):水庸(shuǐ yōng)
发音(Pronunciation):shuǐ yō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平庸、无所作为,缺乏进取心和创造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水庸是由“水”和“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水指平淡、没有波澜的状态,庸指平庸、平凡。水庸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进取心和创造力,没有任何成就或突出的特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水庸一词常用于批评那些没有上进心、不愿努力改变现状的人。可以用来指责那些只会按部就班、没有创新精神的员工或学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水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李悝传》中。李悝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担任官职期间没有任何建树,被人称为“水庸”。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没有成就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水庸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学生成绩水庸,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奖项。
2. 他的工作态度水庸,从不主动承担额外的责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水庸”这个成语与平静的水面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就像一池静水,没有任何波澜和动力,缺乏进取心和创造力。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进取心和创造力相关的成语,如“锦上添花”、“争先恐后”等,可以帮助加深对水庸这个成语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他总是不认真学习,成绩水庸。
2. 初中生(14岁):这个同学没有参加任何社团活动,太水庸了。
3. 高中生(17岁):他没有积极备战高考,导致成绩水庸。
4. 大学生(20岁):他只顾玩乐,学业水庸,没有任何进步。
5. 成年人(30岁):他一直在同一份工作上没有进取心,事业水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