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汛
成语(Idiom):塘汛
发音(Pronunciation):táng xù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水淹之时,水势泛滥,泛指事情或问题积聚到一定程度后,达到无法控制的状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塘汛由两个词组成,塘指小水坑或水库,汛指水势泛滥。成语中的“塘汛”比喻事物积聚到一定程度后,无法控制或解决,形势变得十分严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问题、困境或危机积聚到无法承受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困境、某种情况的恶化或某个问题的严重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塘汛”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年》中的一段文字:"塘汛,遂不可救。"讲述了一个国家遭遇塘汛灾害,无法挽救的故事。这个成语后来逐渐被用来形容事物积聚到无法控制的状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项目一直拖延,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塘汛。
2. 经济危机的塘汛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3. 这个矛盾问题已经积累到了塘汛,必须尽快解决。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塘汛”想象成一个水塘被大水淹没的场景,形象地表示事情积聚到无法控制的状态。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泥沙俱下”、“水滴石穿”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昨天下了很大的雨,小河变成了塘汛。
初中生:学习压力太大,感觉自己被各种功课塘汛了。
高中生:社会问题积累到了塘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