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兴
基本解释
因外物而触动感情;借外物以抒写感情。 唐 李白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诗:“心中与之然,託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跡栖絶巘。” 宋 刘攽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赋》:“若乃託兴禽鸟,致情芻蕘,上则恢张乎宫室,下则吟咏其笙簫。” 明 宋濂 《谢翱传》:“每慕 屈平 ,託兴远游,自号 晞髮子 。”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古人词大率无题者多。 唐 五代 人多以调为词,自增入《闺情》、《闺思》等题,全失古人託兴之旨。”
成语(Idiom):讬兴
发音(Pronunciation):tuō xī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待人接物时态度委婉、客气,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要求。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讬兴是由“讬”和“兴”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讬的意思是委婉、客气,兴的意思是兴奋、高兴。讬兴的意思是指在待人接物时,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要求时委婉客气,不敢直接表达。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讬兴常用于形容在与上级、长辈、客人等有权势或地位的人交往时,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要求时保持委婉、客气的态度。比如在工作场合,与领导交流时可以使用讬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与长辈交往时也可以使用讬兴来表达自己的请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讬兴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无明确的故事,但它在中国文化中体现了一种尊重他人、注重礼貌的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非常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与上级、长辈、客人的关系,因此在交往中保持委婉、客气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讬兴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讬”是动词,表示委婉、客气;“兴”是宾语,表示兴奋、高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与领导交流时,要学会讬兴,不要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2. 与长辈交往时,我们要懂得讬兴,不要过于直接地提出要求。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讬”字与“委婉”联系起来,将“兴”字与“兴奋”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通过实际应用中的例句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中国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礼貌、尊重相关的成语,比如“敬而远之”、“言而有信”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在向老师请假时,总是会讬兴地说“老师,我生病了,能不能请一天假?”
2. 初中生:在与班主任交流时,我会用讬兴的口吻说“老师,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您看不看得上。”
3. 高中生:在与学校领导沟通时,我会用讬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学校领导,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些看法,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