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èr gān zi ㄦˋ ㄍㄢ ㄗㄧ二杆子(二桿子)
◎ 二杆子 èrgānzi
(1) 〈方〉
(2) [rash]∶指人的脾气莽撞、火暴
你那二杆子劲儿也该改改了
(3) [a rash person]∶指脾气粗暴的人
词语解释
èr gān zi ㄦˋ ㄍㄢ ㄗㄧ二杆子(二桿子)
方言。指倔强、急躁或鲁莽的人。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八章:“他有股‘二杆子’劲儿,哪里有 石永公 ‘精’?” 李建彤 《刘志丹》第三部第十九章:“他虽能说善道,敢作敢当,可没有二杆子气,是个精细人。”亦省作“ 二桿 ”。 王老九 《王保京》诗:“这娃是二杆,吹牛皮想把火车掀。”
成语(Idiom):二杆子(èr gān zi)
发音(Pronunciation):[èr gān z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思维、观念、态度等不稳定,容易动摇或变化。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二杆子”形容一个人的思维、观念、态度等不稳定,容易被外界影响而改变。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坚定的立场,容易随风摇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思想不坚定,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改变立场。可以用于讽刺某人在某个问题上没有坚定的立场,容易被他人左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二杆子”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可能是民间故事或口头传承的。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和常见应用,可以推测出这个成语的起源是因为杆子是一个不稳定的物体,容易摇晃。因此,用“二杆子”来形容人的思维不稳定,容易变化。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二杆子”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会儿说喜欢这个主意,一会儿又说不喜欢,真是个二杆子。
2. 她的立场总是摇摆不定,真是个二杆子。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二杆子”与不稳定的杆子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两根摇晃的杆子上,随时可能失去平衡,表示这个人的思维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风向标”、“见风使舵”等,来扩展对思维不稳定的描述。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一会儿喜欢蓝色,一会儿喜欢红色,真是个二杆子。
2. 初中生: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总是变来变去,真是个二杆子。
3. 高中生:他在选大学专业的时候一会儿想学医学,一会儿想学经济学,真是个二杆子。
4. 大学生:他对政治问题的立场总是摇摆不定,真是个二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