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署
成语(Idiom):閤署 (gé shǔ)
发音(Pronunciation):gé shǔ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官僚机构繁琐而复杂,职权分散,不得要领。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閤署原指官署中的小屋,后来泛指官僚机构。成语“閤署”用来形容官僚机构繁琐、复杂,职权分散,办事效率低下,不得要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官僚机构的繁琐、复杂,以及办事效率低下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其他组织或事物的繁琐、复杂、效率低下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閤署”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当时的官僚机构繁琐复杂,职权分散,效率低下,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因此,杨慎用“閤署”来形容这种现象。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太低了,简直是个閤署。
2. 这个学校的行政管理太閤署了,办事效率非常低下。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联想“閤署”的发音“gé shǔ”与“格书”的发音相似,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在一个充满书本的小屋中,官僚机构的文件堆积如山,繁琐复杂,办事效率低下。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繁文缛礼”、“官样文章”等,了解官僚主义的问题。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太閤署了,我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做。
2. 初中生:学校的行政管理太閤署,申请离校参加比赛要填写好多表格。
3. 高中生:政府的一些决策执行起来太閤署了,需要经过很多层审批才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