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薅田藨根(hāo tián biāo gēn)
发音(Pronunciation):hāo tián biāo gē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抓住事物的根本,解决问题的根源。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薅,拔取;田,田地;藨,草根。薅田藨根比喻解决问题时要从根本上着手,找到问题的根源,做到彻底解决。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适用于形容解决问题时要从根本上着手,找到问题的根源,做到彻底解决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晋书·杨骏传》中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杨骏是晋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处理一起纠纷时,不满足于表面的解决办法,而是深入调查,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最终成功地解决了纠纷。后来,人们用“薅田藨根”来形容解决问题时要从根本上着手。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宾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要薅田藨根,不能只看表面。
2. 这个项目出了问题,我们必须薅田藨根,找出问题的根源。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田地里薅草根,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治本”、“解剖麻雀”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薅田藨根,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2. 初中生:我们在班级问题解决中,要学会薅田藨根,找到矛盾的根源。
3. 高中生:面对社会问题,我们需要学会薅田藨根,解决根本矛盾。
4. 大学生:在研究问题时,我们需要薅田藨根,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