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庶
成语(Idiom):徒庶
发音(Pronunciation):tú sh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徒庶指没有什么出息、没有成就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徒庶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徒和庶。徒指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庶指庶民、普通人。徒庶的基本含义是指没有什么成就、没有什么出息的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徒庶常用于形容那些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只是过着平庸生活的人。可以用于批评那些不上进、不努力的人,也可以用于自嘲、自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徒庶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一年》中。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的昭公想要任命一个人担任重要职位,但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有人建议昭公从庶民中选拔人才,昭公回答说:“庶民中的人,徒庶而已。”意思是说庶民没有什么出息、没有什么成就。这个故事中的徒庶一词,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没有成就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徒庶是一个由形容词徒和名词庶组成的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简直就是个徒庶。
2. 这个人虽然一直在工作,但是他的成就却很有限,真是个徒庶之辈。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徒庶拆分为徒和庶来记忆。徒可以联想为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庶可以联想为普通人、庶民。通过将这两个词联想起来,来记忆徒庶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成语,如徒劳、徒然等来扩展对徒庶含义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整天不好好学习,真是个徒庶。
2. 初中生:这个人没有什么特长,成绩也不好,简直就是个徒庶。
3. 高中生:他虽然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但是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真是个徒庶之辈。
4. 大学生:他整天只知道玩乐,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未来,真是个徒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