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西京杂记
发音(Pronunciation):xī jīng zá j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各种琐碎的、杂乱的记载。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西京指的是古代中国首都长安(现在的西安),杂记指的是记录琐碎事物的记载。西京杂记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一种杂乱无章、琐碎繁杂的记载方式。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文献、资料、文章等内容杂乱、无条理、难以整理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个人笔记或记录的杂乱无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隋书·经籍志》中记载了一种古代的记事方式,即“西京杂记法”。当时的官员在长安的西京宫内以及其他地方记录各种琐碎的事物,这些记录被称为西京杂记。后来,这个词语渐渐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任何杂乱无章的记载方式。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主语是“西京杂记”,表示杂乱无章的记录方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份报告不够清晰,看起来像是一本西京杂记。
2. 这个学生的笔记太乱了,完全是西京杂记。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西京杂记”这个成语与杂乱无章的记事方式联系起来,想象一本记载了各种琐碎事物的杂乱笔记,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古代的记事方式,比如西京杂记法,以及古代文献的整理方法。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纸上谈兵”、“言之无物”等,来扩展对于杂乱无章的描述词语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我的书包里乱七八糟的,就像一本西京杂记。
初中生:老师批改我的作业时,抱怨说我写得像一本西京杂记。
高中生:我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一本旧日记,里面的内容都是西京杂记般的杂乱无章。
大学生:研究资料太多,整理起来就像整理一本西京杂记一样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