煖寒
成语(Idiom):煖寒
发音(Pronunciation):nuǎn h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温暖和寒冷两种截然相反的气候条件。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煖寒是由形容词“煖”和“寒”组成的成语,用来形容温暖和寒冷两种极端的气候条件。它强调了温度的极端差异,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状态。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煖寒常用于描述天气、气候或环境的变化。它可以用来形容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热,也可以用来形容春天的温暖和秋天的凉爽。此外,煖寒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的感情或心情的变化,表达极端的情感状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煖寒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煖寒之时,替我行仁。”这句诗意指在温暖和寒冷之间,代替我行善。后来成为成语,用以形容温度的极端差异。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煖寒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的顺序不能颠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城市的气候煖寒变化大,冬天冷得让人受不了,夏天热得让人难以忍受。
2. 她的心情像煖寒一样,时而热情洋溢,时而冷漠无情。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煖寒这个成语。想象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你走进了一个温暖的房间,感受到了温暖和寒冷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条件。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1. 探究更多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成语,如“风和日丽”、“冰雪聪明”等。
2. 研究其他描述温度的成语,如“火热”、“冰凉”等。
3. 深入了解中国的四季变化和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今天的天气真煖寒,早上冷得要穿厚衣服,下午又热得不行。
2. 初中生(13-15岁):冬天的北方地区煖寒交替,早晚温差很大。
3. 高中生(16-18岁):这部电影的情节就像人生一样煖寒,时而温暖感人,时而冷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