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楮
基本解释
(1).玉琢的楮叶。意谓虽然工巧,但不实用。语本《列子·说符》:“ 宋 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锋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巧食 宋 国。 子列子 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玉,《韩非子·喻老》作“象”,象牙。 唐 张九龄 《叙怀》诗之二:“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随园诗话》卷二引 清 郭元釪 《挖孔》诗:“眼底金鎞昏待刮,年来玉楮刻将穿。”
(2).纸的美称。 元 陈端 《以剡笺赠待诏》诗:“云母光笼玉楮温,得来原自 剡溪 濆。”参见“ 玉叶 ”。
成语(Idiom):玉楮(yù zhū)
发音(Pronunciation):yù zh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品德高尚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玉楮是由“玉”和“楮”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玉”代表贵重、珍贵,也代表高尚的品质;“楮”是指古代写字用的一种特殊纸张。玉楮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良好,像玉一样珍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玉楮多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好,为人正直,不图私利。可以用来赞美和称赞一个人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操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玉楮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这个成语可能是受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赞美和尊敬,用来形容那些品德高尚、道德修养良好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着玉楮的品德,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敬仰。
2. 这位老师讲课严谨认真,是一位真正的玉楮。
3. 他从不图私利,一直以来都表现出玉楮的品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玉楮”与品德高尚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如同玉一样珍贵而高尚,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阅读有关道德、修养、品德的书籍来进一步了解和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玉楮,我们都很喜欢她。
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玉楮,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3. 高中生:他的品德高尚,被大家誉为校园中的玉楮。
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希望能够培养自己的玉楮品质,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