賫诣
成语(Idiom):賫诣(zhēn yì)
发音(Pronunciation):zhēn y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言行态度谦虚谨慎,不自负自满。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賫诣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賫”指的是谦虚,谨慎;“诣”指的是到达,达到。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自负自满,追求更高的境界。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能够谦虚谨慎,不自满自足,积极追求进步和提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汉书·艺文志》中有记载:“诸葛亮卧病,司马懿去看他,亮曰:‘君臣之义,无不知也。’懿曰:‘不能不亲见,何以见我之孤负也?’此言谦虚而不自满,后人称之为賫诣。”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 + 动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非常賫诣,总是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2. 老师对学生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但学生依然保持着賫诣的态度,谦虚地表示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賫诣”拆分成“賫”和“诣”两个部分,其中“賫”可以联想为“谦虚”,“诣”可以联想为“达到”。通过将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形象,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谦虚谨慎相关的成语,如“谦虚谨慎”、“谦逊有礼”等,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应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賫诣的学生。
2. 初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保持賫诣的态度,不放弃。
3. 高中生:通过不断努力,我相信我能够达到賫诣的境界。
4. 大学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保持賫诣的心态,不断进步。
5. 成年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保持賫诣的态度,不自满自足,不停止学习和提高。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賫诣”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