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絃
成语(Idiom):絶絃
发音(Pronunciation):jué xi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乐器的琴弦断了,比喻人才尽失,或者形容心灰意冷,失去了斗志。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絶,断绝;絃,琴弦。原为音乐术语,指琴弦断了。后来引申为人才尽失,也可以形容心灰意冷,失去了斗志。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才能或者斗志被打击或者消失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人才匮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古代有一位叫张衡的音乐家,他的琴技非常高超。一次,他在宴会上弹奏琴,琴弦突然断了,他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弹奏。当琴曲结束时,他才意识到琴弦已经断了。这个故事流传开来,人们用“絶絃”来形容人才尽失的情况。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宾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经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画家,但现在已经絶絃了。
2. 这个行业的人才匮乏,真是絶絃之音。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絶絃”联想为一根断裂的琴弦,表示人才或斗志的消失。可以通过想象一个琴弦断裂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含有“絶”和“絃”的成语,例如“絶粒”,意为粮食绝收;“絃乐”,指弹拨乐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原来是班上最好的画家,但是最近我感到自己絶絃了。
2. 初中生:他曾经是学校的篮球明星,但是现在他因为受伤已经絶絃了。
3. 高中生:我曾经对学习充满斗志,但是现在我感到自己絶絃了,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了。
4. 大学生:这个专业的人才太少了,真是絶絃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