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俸
成语(Idiom):岁俸(suì fèng)
发音(Pronunciation):suì fè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官员每年的薪俸。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岁俸,指官员每年的薪俸。岁,年;俸,薪俸。官员的薪俸是按年发放的,因此岁俸成为了表示官员待遇的代名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岁俸一词多用于古代文献、历史故事和文化讲解中,用来描述官员的薪酬待遇。在现代汉语中,岁俸虽然不常使用,但在一些与古代相关的场合,如历史研究、古代文学欣赏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应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岁俸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六年》:“岁有十二月,俸有十二卒。”这句话描述了襄公的官员每年有十二个月的薪俸,每月有十二名卒伍。随着时间的推移,岁俸逐渐成为表示官员薪酬的固定词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岁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岁俸是多少?
2. 按照规定,官员的岁俸应该按时发放。
3. 这位官员的岁俸相当丰厚。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岁俸”这个成语:
1. 将“岁俸”分解为“岁”和“俸”两个字,分别记忆它们的意思。
2. 将“岁”与“年”联系起来,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周期性。
3. 将“俸”与“薪俸”联系起来,表示官员的薪酬待遇。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岁俸”相关的成语,如“岁月如梭”、“俸禄”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每年过年,爸爸妈妈会给我一些岁俸。
2. 初中生: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了官员的岁俸制度。
3. 高中生:考古学家通过出土的文物了解到古代官员的岁俸待遇。
4. 大学生:研究生们在讨论古代官员的岁俸制度对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