鞿羁
成语(Idiom):鞿羁(jī jī)
发音(Pronunciation):jī j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受到约束,无法自由行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鞿羁是由鞿和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鞿是古代用来束缚牲口颈部的绳索,羁指用来束缚马匹的缰绳。鞿羁合在一起,形容人受到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鞿羁多用于形容人在某种约束或限制下,无法自由发展或行动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局限,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家庭、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束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鞿羁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在《左传·襄公二十年》中,齐国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国君公子纠被弑杀,太子田和继位。他是一个优秀的君主,但是受到了大臣们的束缚和限制,无法自由施政。因此,他用“鞿羁”来形容自己无法自由行动的境地。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鞿羁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单音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受到了鞿羁,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
2. 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各种鞿羁的约束。
3. 学生们希望能够摆脱鞿羁,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鞿羁联想到束缚、限制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绳索或缰绳束缚住,无法自由行动的场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束缚、限制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羁绊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按时写作业,感觉自己像是被鞿羁住了。
2. 初中生:学校的规定太多了,我们总是受到各种鞿羁,好想自由自在一点。
3. 高中生:高考前的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完全被学习鞿羁住了,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
4. 大学生:大学里虽然没有那么多束缚,但是也有很多课程需要上,感觉自己还是受到了一些鞿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