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蹂
成语(Idiom):杂蹂(zā róu)
发音(Pronunciation):zā róu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混乱不堪、杂乱无章的样子。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杂蹂形容事物的混乱、无序的状态,常用来形容人群、场面或思维的杂乱。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杂意为混杂、混乱,蹂意为践踏、踩踏,合在一起表示事物被践踏得乱七八糟的样子。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群、场面或思维的混乱无序状态。例如:人山人海的商场里,人们争相购物,十分杂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杂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宋史·王安石传》中,原文是“嗟乎!杂蹂之徒,不可胜数。”意思是嗟叹啊,混乱无序的人群太多了,数不过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群的混乱场面。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山人海,杂蹂一片。
2. 会议现场一片杂蹂,大家都在争论不休。
3. 这家超市的货架上杂蹂着各种商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杂蹂”想象成一个人群在践踏、踩踏的样子,形成一个混乱无序的场面,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杂乱无章、乱七八糟等,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教室里的同学们一起玩游戏,搞得杂蹂一片。
2. 初中生(14岁):放学时,学校门口杂蹂一片,大家都在挤出门。
3. 高中生(17岁):考试结束后,学生们涌出教室,形成了一片杂蹂。
4. 大学生(20岁):图书馆里人多得杂蹂一片,很难找到一个空位子。
5. 成年人(30岁):地铁上挤满了人,车厢里杂蹂一片,大家都在争抢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