鼃蠙衣
成语(Idiom):鼃蠙衣(wā bīn yī)
发音(Pronunciation):wā bīn y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低俗、粗鄙。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鼃蠙是一种蛙类动物,衣指皮肤。鼃蠙衣比喻人的言行举止低俗、粗鄙,没有修养。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粗俗、没有教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鼃蠙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三年》的记载中。相传,春秋时期的齐国公子骀(dái)非常喜欢打猎,有一次他在打猎时,看到一只鼃蠙蛙,便把它捉回去,剥下皮来做成了一件衣服。后来,公子骀的朋友们看到他穿着这件粗糙的皮衣,都觉得非常不雅,便用“鼃蠙衣”来形容他的举止。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鼃蠙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谈举止真是鼃蠙衣,一点儿修养都没有。
2. 这个人虽然出身贫寒,但他的举止举止非常得体,一点儿不像鼃蠙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鼃蠙衣”分解成“鼃蠙”和“衣”,鼃蠙是一种蛙类动物,衣指皮肤。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穿着一件由蛙皮做成的衣服,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修养、举止相关的成语,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出口成章”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举止真是鼃蠙衣,不像个文明的人。
2. 初中生:班里有个同学的行为举止很鼃蠙衣,老师都不喜欢他。
3. 高中生:他的言谈举止太鼃蠙衣了,一点儿文化都没有。
4. 大学生:我们班有个同学的举止就像鼃蠙衣一样,一点儿涵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