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征
基本解释
远行。《诗·小雅·车攻》:“之子于征,有闻无声。” 汉 王逸 《九思·悼乱》:“鸿鸕兮振翅,归鴈兮于征。”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俾率尔徒,从王于征。”
成语(Idiom):于征
发音(Pronunciation):yú zhē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出征、战争、攻打等行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于,指从事某种行动;征,指出征、战争、攻打等行动。于征表示出征、战争、攻打等行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国家或军队进行战争、出征的动作。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于征常用于描述军事行动,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行动或活动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或进攻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有记载:“鲁桓公使叔孙豹将师于征。”这是成语“于征”的最早出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动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们决定于征,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2. 这支队伍正在于征,为了保卫国家而奋战。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联想“于征”中的“于”字,类似于“于是”,表示从事某种行动。而“征”字可以联想到“征服”,表示战争、攻打等行动。通过联想这两个字的意思,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与战争、军事相关的成语,如“攻城略地”、“兵强马壮”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在游戏中组成队伍于征,向敌人发起进攻。
2. 初中生:历史课上学到,古代的将军经常带领军队于征,征服敌人。
3. 高中生:在小说中,主人公带领军队于征,为了保卫家园而奋战。
以上是关于成语“于征”的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