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成语(Idiom):寒食
发音(Pronunciation):hán shí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期间禁止生火煮饭,只能食用冷食,因此“寒食”也成为了指代寒食节的词语。在成语中,寒食指的是不生火的节日,也指禁火之日。寒食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为了纪念中国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介之推举忠臣义士屈原,以及后来的百姓悼念屈原而设立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寒食通常用来形容节日期间不生火的状况,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些禁止或忌讳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寒食节的起源与屈原有关。屈原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他为了劝谏国君不要与秦国结盟,被贵族排挤,最终被放逐。屈原在放逐期间写下了著名的《离骚》等诗篇。后来,楚国被秦国攻陷,屈原因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感到失望和绝望,最终投江自尽。百姓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寒食节都会在江边焚香、悼念。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寒食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冷食。
2. 这个城市的寒食节活动非常热闹,吸引了很多游客。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寒食节的习俗和屈原的故事与成语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寒食节的起源和相关的传统习俗,以及屈原的故事。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寒食节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起去祭拜先祖。
2. 初中生:寒食期间,我们不能使用火炉,只能吃冷食。
3. 高中生: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我们可以通过参加相关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4. 大学生:在寒食节这一天,我和朋友们一起去山上野餐,感受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