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筀
成语(Idiom):晚筀(wǎn líng)
发音(Pronunciation):wǎn lí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事物到了晚期,已经无法挽回或改变。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晚筀一词由“晚”和“筀”两个字组成。“晚”表示时间晚了,已经到了晚上或晚期;“筀”原指篱笆,后来引申为指某种临界状态,无法挽回。晚筀比喻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或改变的地步,表示事物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无法逆转。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晚筀常用于描述事物或情况已经无法挽回或改变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些无法挽回的错误、无法改变的现状或无法逆转的局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晚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中:“筀(guī)者,脱(tuō)也;晚者,迟也。”意为“筀即脱,晚即迟”。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晚筀”。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名词,表示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或改变的地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错误已经到了晚筀的地步,再也无法挽回了。
2. 这个项目的失败已经到了晚筀,我们需要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案。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晚筀”与“晚上的篱笆”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晚上的篱笆已经破烂不堪,无法修复,表示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或改变的地步。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含义类似的成语,如“晚节不保”、“晚节黄花”。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忘记做作业了,已经晚筀了。
2. 初中生(13-15岁):他的犯罪行为已经到了晚筀,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3. 高中生(16-18岁):她的努力已经到了晚筀,无法改变她的考试成绩。
4. 大学生(19-22岁):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让自己的梦想到了晚筀才后悔。
希望这个关于“晚筀”的学习指南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