檖罗
成语(Idiom):檖罗
发音(Pronunciation):suī luó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行为狡诈狠毒。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檖罗是指人的行为狡猾、狠毒,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心机深沉、阴险狡诈的人。这个成语中的“檖”指檖木,檖木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树木,它的木质坚硬而有毒。而“罗”则是指网罗,意味着某人已经被设下了陷阱。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心机深沉、阴险狡诈的人。当你遇到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友好,但实际上心思险恶的人时,可以使用檖罗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檖罗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故事中,秦朝时期,主父偃是一个权臣,他心思狡诈,阴险狠毒。有一次,他设下了一个陷阱,害死了一位忠良之士。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行为狡诈、心思险恶的人,从而形成了成语檖罗。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檖罗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檖”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罗”是名词,指陷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好,但实际上是个檖罗的人。
2. 小明小心翼翼地避开了那个檖罗的陷阱。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成语拆分为“檖木”和“网罗”两个部分,联想檖木的毒性和网罗的陷阱,帮助记忆檖罗的意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狡诈、阴险相关的成语,如“狐假虎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可以进一步丰富你的成语知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是个檖罗,总是欺负我。
2. 初中生:班里有个同学很檖罗,经常在背后说我坏话。
3. 高中生:这个政客真是个檖罗,一直在操控舆论来达到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