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列
基本解释
相传 夏禹 治山导水,有三条、四列之说。“四列”说创于 郑玄 ,谓由北至南将山脉分成四列。
四列(sì liè)
发音:sì liè
基本含义:四排并列。
详细解释:四列是指物体或人站成四排并列的形状或排列方式。
使用场景:常用于描述人或物排列整齐的情景,也可用于比喻事物有序、井然有序。
故事起源:四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据记载,孔子曾经对学生说:“四列而立,五行而止。”意思是说学生们要站成四排,并且行动要整齐有序。这个成语因此而来。
成语结构:四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四”和“列”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学生们在操场上四列排队,等待校长的讲话。
2. 军队在阅兵式上整齐地四列而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四列”中的“四”字可以与“四”个字母的形状相联系,而“列”字则可以联想到人或物排成一列的形状。
延伸学习:学习更多关于排列和整齐的成语,如“列队”、“排山倒海”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们在操场上四列排队等着上课。
2. 初中生(13-15岁):军人们在阅兵式上四列整齐地行进。
3. 高中生(16-18岁):演员们在舞台上四列排队,准备上场表演。
4. 大学生(19-22岁):我们在实验室里四列坐着,等待教授的指导。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