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麻痹不仁 (má bì bù rén)
发音(Pronunciation):má bì bù ré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对于外界的刺激、痛苦等不再敏感或漠不关心。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麻痹不仁形容人心灵麻木,对于外界的刺激不再敏感或漠不关心。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对于他人的疾苦或困境不闻不问、不加关心的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对他人的苦难漠不关心的人,或者形容那些对于社会问题无动于衷的人,也可以用来自嘲自己在某种情况下缺乏关心或敏感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一书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富人不闻不问贫民疾苦的故事,形容了他麻木不仁的态度。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麻痹不仁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形容程度更加突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别人的困境总是麻痹不仁,从不给予帮助。
2. 面对社会问题,我们不能麻痹不仁,应该积极投身其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麻木”、“无感”等词语进行联想,形象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对于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表演真的麻痹不仁,一点都不好笑。
2. 初中生:有些同学对于学习麻痹不仁,总是不认真听讲。
3. 高中生:在面对社会问题时,我们不能麻痹不仁,应该积极参与到改变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