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枯
成语(Idiom):乾枯(gān kū)
发音(Pronunciation):gān k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比喻事物枯燥无味,缺乏活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乾枯是由“乾”和“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乾”意为干燥、枯竭,表示事物失去水分或活力;“枯”意为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乾枯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植物因缺水而干枯的状态,引申为形容事物枯燥、缺乏活力、无生气的状态。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乾枯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创作作品的质量、环境的干燥等情况。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思想僵化、缺乏创新;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篇文章或一段演讲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还可以用来形容干旱的土地、贫瘠的环境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乾枯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子罕第十四》。孔子的学生子罕因为学问上的不足而感到沮丧,孔子对他说:“你之所以感到乾枯,是因为你没有读过《诗经》。”通过这个故事,乾枯成为了形容学问贫乏、知识匮乏的形象。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乾枯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形容词组成,形容事物干枯、缺乏活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创作一直乾枯无味,缺乏新意。
2. 这个地方干旱乾枯,没有一点生机。
3. 她的演讲乾枯无聊,没有吸引观众的能力。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干燥”、“枯竭”等词语联系来记忆乾枯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片干旱的土地,上面没有一丝水分,植物都干枯了,失去了生机,就可以联想到乾枯表示事物干燥、缺乏活力的意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乾枯相关的成语,如“枯木逢春”、“乾坤一体”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这个花盆里的植物乾枯了,需要浇水。
2. 初中生:他的思维乾枯,缺乏创新的想法。
3. 高中生:这本小说的情节乾枯无味,没有吸引力。
4. 大学生: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乾枯,缺乏互动和创新。
5. 成人:这个会议的内容乾枯无聊,没有什么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