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鹅
成语(Idiom):雒阳鹅
发音(Pronunciation):luò yáng 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做事拖拉、迟疑不决。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雒阳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城市,鹅是一种慢吞吞的动物。成语“雒阳鹅”比喻人做事拖拉、迟疑不决,缺乏决断力和行动力。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评、讽刺或调侃某人行动迟缓、犹豫不决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传,东汉末年,刘备在雒阳郡担任太守。刘备听说雒阳有一种鹅,走路非常慢,于是他派人去买了几只。当时,刘备正面临重大决策,但他却迟迟未能做出决断,被人讥笑为“雒阳鹅”。从此,“雒阳鹅”成为了形容犹豫不决、拖拉的人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雒阳+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在犹豫不决,真是个雒阳鹅。
2. 做事要果断一点,别总像个雒阳鹅似的。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雒阳鹅的形象与拖拉、迟疑不决的行为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慢吞吞的鹅在雒阳城里迟迟不肯走动,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例如“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于此类情况的描述和表达。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做作业总是雒阳鹅一样,慢悠悠的。
2. 初中生:我不喜欢和他一起合作,因为他是个雒阳鹅,影响效率。
3. 高中生:老师让我们做决策,却有些同学像雒阳鹅一样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