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翰
邓中翰,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11月15日,邓中翰创建并率领中国芯片设计公司中星微电子首次成功将“星光中国芯”全面打入国际市场,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首家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IT企业在美国上市,是中国企业在2005年原始创新、发展核心技术、走向世界的标志性动作。邓中翰成功引用硅谷创业运作模式,首批资金为信息产业部以风险投资方式直接投入的1000万元。
关注理由:2009年12月2日邓中翰成为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档案
中文名:邓中翰
家乡:中国江苏南京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68年
所处时代:当代
职业:商业 企业家
毕业院校:中国科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
成就:2004年北京市授予“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十周年杰出贡献”奖
2005年12月28日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年度大奖
2006年1月21日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重要事件:1999年回国与国家信息产业部共同创建中星微电子公司 ,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 ,成功地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星光中国芯” 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
全球的电脑摄像头中,每10个中就至少有6个是采用中星微电子公司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2005年,邓中翰领导开发设计出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被三星、飞利浦、惠普、索尼、罗技、创新科技、富士通、联想、波导、TCL、长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这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芯片第一次在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达到全球市场领先地位!2005年起,在邓中翰领导下,中星微电子公司启动了数字电视领域的“星光”数字电视多媒体芯片的研发、设计及产业化工作,目前核心技术研发已经获得阶段性突破。预计2005年全年,中星微电子公司总销售收入将达到8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创汇加境外销售将达到9000万美元、上缴税收3200万元、利润1.2亿元。2005年3月28日,邓中翰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邓中翰还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很多荣誉。
成长经历
1987——1992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专业
大学期间,邓中翰就在黄培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1990年、1991年分别在国际应用核物理学杂志及中国科学通报上发表3篇相关文章。曾荣获共青团中央及中国科协颁发的"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挑战杯奖"。 1992年邓中翰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读书。
多年之后,邓中翰仍然对这次获奖经历念念不忘,认为挑战杯是他人生的一个里程碑。“从那时开始,我知道做什么事情是对的,是有价值的,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我对自己今后从事的事业有了一种使命感”。
从那时起,邓中翰觉得自己的生命变得很丰盈,心中多了一分责任、做事也充满了自信,“我是获得过挑战杯的人,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多少年后,回望邓中翰走过的道路会发现,这种敢于挑战所有的困难的勇气伴随着他每一个脚步。
1992——1997年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学位,是该校建校130年来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学科的学者
1997年,邓中翰加入IBM公司,做高级研究员。负责超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获"IBM发明创造奖"。一年后,邓中翰离开IBM回到硅谷,结合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基金,创建了集成电路公司PIXIM,INC,市值很快达到了一1.5亿美元。
曾任职于美国硅谷Sun Microsystem,参与研发世界上计算速度最快的中央处理器UltraSPARC I第一代CPU。
之后任职于美国IBM进行单磁子Peta-Flop超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研究。
后在美国硅谷创建半导体公司Pixim,任首任董事长,领导研制高端数码成像半导体传感器,用于监控、卫星、外太空探测等高尖端应用。
1999年10月,在中关村注册成立了“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任董事长,领导研发“星光” 系列“中国芯”,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并成功占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60%以上份额。
邓中翰还是中国旅美科协常任理事,硅谷分会会长;2001年被选为第六届中国科协全国委员,还被清华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数十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了"高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星微公司还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清华中星微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邓中翰被聘为理事长。
成功历程
曾任国际商业机械公司(IBM)高级研究员,后发表过二十五篇学术论文,申请国内外多项发明专利。1999年回国与国家信息产业部共同创建中星微电子公司,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成功地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星光中国芯”,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2005年2月19日,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举行的“亚洲商业论坛”上,一位中国青年发表了对“MADEINCHINA”的新解。他说:“‘MADEINCHINA’不是‘中国制造’。MADE有新的含义。前面两个字母MA指的是Manufacture(制造),后面两个字母DE则指的是Design(设计),所以‘MADEINCHINA’不能简单译成‘中国制造’,而应翻译成‘中国制造’加‘中国创新’,等于‘中国创造’。”这个中国青年名叫邓中翰。作为中星微电子董事长,邓中翰就是“中国创造”的实践者。
学跨理工商三个学科
1998年,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美国硅谷找到了邓中翰。两人早就认识,还成了忘年交。周光召对邓中翰说:“中国半导体工业可能要走一条新的道路才行,你想想看,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做?”当时,邓中翰在硅谷创办了一家名为Pixim的研制高端平行数码成像技术的公司,并任董事长。
面对周光召的问题,邓中翰提出中国应该尝试一种新模式——采用硅谷式运作的可能。“你来做这件事,怎么样?”周光召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其实,周光召看好邓中翰,并不仅仅因为他在硅谷的创业经历,而是邓中翰自身的实力。
邓中翰是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物理系的高才生。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用量子力学解释了空间射线对地球矿产物质的晶体结构产生的影响。这篇论文被这一领域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通报》采用了。大学四年级,邓中翰又获得了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协颁发的“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挑战杯奖”。像当时中国科技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一样,他选择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并且如愿以偿。
但是,伯克利改变了邓中翰。1992年,计算机从286向386升级,当时的风云人物:“摩尔定律”发明者摩尔、英特尔董事长兼CEO安迪·格鲁夫都是伯克利的毕业生。但是,他们都毕业于伯克利电子工程系。因此,对于在伯克利攻读物理学硕士学位的邓中翰来说,他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硅技术和信息技术最前沿的冲击。“也许我该转系了。”邓中翰决定放弃自己的物理学,转而攻读电子工程系。
邓中翰的“奇想”首先遭到导师的反对,电子工程与物理毕竟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但是,邓中翰告诉导师,自己在大学时代就做过非常超前的科研,还在世界一流的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完全有这个能力。最后老师答应给他一个学期考验。一个学期之后,邓中翰凭着全A的成绩转入电子工程系。
1994年,邓中翰随导师访问日本。面对日本的商业繁荣,邓中翰突然有了新的发现:为什么自己离开中国时人们的工资才一百多元,而有些国家会这么发达?为什么有日元、美元,还有人民币?为什么有股市?为什么有产业?它们又是如何支撑着这个世界的运行?带着一连串的疑问,邓中翰回到伯克利,同时也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选择——兼修经济学。
在伯克利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人横跨过理、工、商,邓中翰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个世界远不是当初从技术角度所看到的那么狭窄、那么专业、那么简单。
1996年年底,邓中翰从伯克利毕业的时候,拿下了物理学和经济学的硕士、电子工程学的博士学位。他也成为伯克利建校100多年来第一个横跨理、工、商三个学科的人。
定位避开英特尔、三星
邓中翰没有想到会回国创业,但是带着一腔热忱,他回到了祖国。1999年10月14日,在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03号一间100多平方米的仓库里,中星微开张了。
中星微如何发展?邓中翰已经心中有数。那次周光召说服邓中翰后,将他介绍给当时的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落实具体事宜。邓中翰向曲维枝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要做核心技术,必须一开始就要抓住市场的突破口。技术是随着市场发展的,只有找准市场定位,才能找准技术方向。
周光召曾经向邓中翰讲过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情况:1965年,中国科学院就开始了集成电路的相关工作。但是,直到1990年,我国仍然没能在此类产品的大规模产业化方面取得建树。1990年后的两次冲击也均无果而终。邓中翰分析认为,中国的集成电路以前总是跟别人做同样的东西。其实,跟踪意味着永远都处于产业的弱势。为什么一定要和英特尔、三星这些巨头硬碰硬呢?如果结合新应用开拓出一系列别人还没有的技术,那自然就是老大。
在这一基础上,邓中翰提出,在数字多媒体领域可以大有可为。当时,这个领域相对较新,一些大企业重视不够。而且由于当时以英特尔为代表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冯·诺依曼的运算方式,处理数据时能耗很大,并不适合对功耗要求很高的多媒体领域。既然没人注意、也没人做得好,这里自然适合去填补空白。
在芯片产品生产方面,邓中翰又引进了一个美国模式——Fabless(无工厂),即只做芯片设计。芯片的商业模式在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芯片技术可以分为“设计”和“制造”两大部分,前者是指芯片的设计技术,后者是指芯片的制造工艺和技术。一条芯片制造的生产线投资动辄就是十几亿美元,而芯片设计的投资则要小好几个量级。邓中翰选择Fabless模式一方面是因为相对容易启动,另一方面是当时国内没有先进的芯片制造商。因此,中星微纯粹做设计,然后将设计出来的芯片委托代工厂流片、测试和封装,最后制成正式产品。
邓中翰设计的生产模式,使中星微俨然是一家硅谷模式的芯片设计企业。这与以前中国在重要的芯片设计领域所采用的方法截然不同。邓中翰带领中星微开始走一条中国自主芯片产业的创新之路。
我们一定要打进索尼
2001年夏,邓中翰走进索尼会客室,接待他的是索尼的一位主管。邓中翰此次去日本的目的是推销新研发的芯片——星光一号。
2001年3月11日,中星微“星光一号”研发成功。
这是中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百万门级超大规模的数字多媒体芯片,同时结束了“中国硅谷”中关村无硅的历史。2001年5月,“星光一号”实现产业化。在此之前,计算机摄像头都采用多芯片,还要有独立的电源、各种卡,图像质量又差。中星微采用单芯片设计,以很低的功耗实现了USB供电,从而驱动摄像头来做实时的音像处理,一下子将系统的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性能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由于产品的特殊性,中星微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要将芯片卖给PC摄像头的生产厂商。当中星微刚开始找到那些国际大厂商时,人家都表示怀疑:中国还有芯片吗?无奈之下,公司决定将硅谷分公司的地址写在名片上,说自己是硅谷公司,这样才有了一些机会。
索尼是中星微芯片的重要厂商。邓中翰向索尼的那位主管刚说完自己是从北京来的,想卖图像处理等方面的芯片。这位主管就说:“我们索尼有几千项这样的产品,几百个这样的专利。我们索尼是这项技术的鼻祖。如果你想学的话,可以看看我们的展览和产品,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听你推销产品,我们还有其他会议。”本来约好了一个小时的见面,最终只谈了5分钟。邓中翰感到很委屈。但是,出门时,他说了句:“Iwillbeback(我会回来的)!”
回国后,邓中翰将这段经历讲给全公司的人,说:“我们一定要打进索尼!”作为新兴领域,多媒体芯片并没有突出的领导者。在经历了起初的一系列艰难后,性能优异、集成度高、能耗低、传输速度快的“星光一号”终于被三星、飞利浦等国际品牌采用,成为第一块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然而,最让邓中翰扬眉吐气的是,2005年夏天,索尼新一代笔记本电脑上的摄像头,运行的正是中星微的“星光5号”。
现在,罗技、创新科技、索尼等都已是中星微PC摄像头芯片的大客户,斯普伦特(Sprint)等是中星微移动芯片的客户,中星微在计算机图像处理芯片市场上以60%的市场份额绝对领先。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在纳斯达克上市。与以往那些在美上市的网络服务股不同,中星微是一家纯粹的技术概念公司。在多媒体芯片领域突破7大核心技术类,申请超过500多项专利,让中星微不仅仅是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芯片设计企业,更是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拥有完整自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企业。
邓中翰在纳斯达克闭市式上的签名,成为留在这个高技术公司云集的证券交易所的第一个中文签名。
中国芯
中国芯是所有中国IT精英们心里一道迈不过的坎,而邓中翰却默默地踏破了这道坎。1999年成立中星微公司,2001年7月推出“中国自己的第一块芯片”—用于数字影像领域的“星光一号”芯片,并成功地实现市场化,打入了国际市场。当然,这些仅仅是邓中翰和中星微的开始,此后中星微又推出了“星光二号”、三号和四号。
当然数码影像芯片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它缔造了第一颗中国芯,而在于它推动了整个数码产业的蓬勃发展。邓中翰看到了数字多媒体产业的巨大商机。
尽管国产数码相机芯片的成像素质还比较低,无法与300万甚至500万像素的高档数码相机相比,但低成本导致的价格优势,成就了中星微。2003年是数码影像产业高速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数码相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设备的普及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有享受方便摄影的乐趣,还有整个数码产业的普及,传统影像巨头柯达的转型向人们传达了这个信息。邓中翰和他的中星微,在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领域,偷偷地为数码相机换了“心”,一夜之间人们发现数码相机的价格原来也可以不那么高高在上,国产芯片为国产数码相机和影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03年,邓中翰的另外一个重要举动是与吴鹰、丁健等一起发起了“数字中国”计划,宗旨是“推动整个中国及亚洲数字化进程,促进中国与发达国家数字化发展”。通过对数码芯片的投资,邓中翰要实现他“使中星微成为数字影像领域的领头企业,将中国的数字影像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带向世界数字化前沿”的目标。而下一个重要目标则是可作为“网络入口”的电脑摄像头,尽管它看起来难以做大市场,但这正是中星微最具长期发展战略性质的项目。
个人荣誉
2003年9月 被中共中央组织部等6部门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
2003年9月13日 中国科协授予的“求是杰出青年奖”(“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4人之一)
2003年11月28日 第八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45人之一)
2004年北京市授予“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十周年杰出贡献”奖
2004年2月19日 “2003中国半导体企业领军人物”(9人之一)
2004年5月23日 第二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17人之一)
2005年6月7日 北京市委、市政府最新设立的北京市人才奖励的最高奖项——首届“首都杰出人才奖” (5人之一)
2005年9月24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5年度“杰出校友奖”之“青年领导者奖” (2人之一)
2005年12月3日 英才杂志社、北京青年报社、凤凰卫视、新浪网四家媒体联合推出“2005十位聚人气企业家” (10人之一)
2005年12月28日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年度大奖 (10人之一)
2005年12月31日 中华工商时报编辑部评选2005年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 (10人之一)
2006年1月13日 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13人之一)
2006年1月18-19日 首届华商领袖年会暨2005’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 (100人之一)
2006年1月21日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0人之一)
2006年4月 (中文版)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 (25人之一)
2006年4月15日 《中关村》2005最佳风云榜最值得尊敬的海归人物前十佳 (10人之一)
2006年4月20日 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00人之一)
2006年4月27日 200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11人之一)
2006年6月21日 2005年度海淀创新人物 (20人之一)
当选院士
当选最年轻院士邓中翰:青年要敢为天下先
从1999年回国算起,2009年恰好是中星微集团董事局主席邓中翰回国的第十个年头。在2009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中,邓中翰成为新当选的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或许这只是一种巧合,但对于邓中翰来说,这是他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
“感觉肩头责任更重了!”邓中翰说,这是他得知自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的第一个感受,而他本人不会因为获此殊荣而停下脚步。
“今后我国的高科技产业要更加敢于挑战新高度,挑战国际最领先的技术,敢为天下先。”这是邓中翰此时最想说的话。
一定要实现诺言
1999年前后,我国芯片产业正处在一个亟待取得突破的历史阶段,国家正在酝酿相关计划推动芯片产业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的芯片产业当时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
时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著名爱国华人田长霖教授(已故)勉励邓中翰回国创业,以所学知识报效祖国,并将他推荐给了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周光召院士。随后,周光召将邓中翰介绍给了当时的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邓中翰从此开始了他回国创业的旅程。
1999年10月14日,邓中翰就在北京注册了公司,正式成立中星微电子公司,主要致力于数字多媒体芯片的设计、研发和产业化。2001年3月,邓中翰主持的“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第一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CMOS数码图像处理芯片“星光一号”,应用于PC摄像,成功实现了核心技术成果的产品化和产业化,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然而,就在他们第一次向索尼公司推销自己研发的芯片时,索尼公司一名主管却轻蔑地说:“我们公司是这项技术的鼻祖,你们想学的话,可以看看展览。”
“当时我们心里很压抑!”邓中翰说。回国后,他立即召集公司人马开会,“我跟他们说我要打回去,一定要实现这个诺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底,索尼的笔记本电脑上终于采用了中星微的图像输入芯片技术,而不是用索尼自己的技术。此后,“星光中国芯”数字多媒体芯片又大规模应用于苹果、三星、惠普、戴尔、联想等国际品牌,大规模实现产业化,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开创了互联网可视通讯大规模应用的时代。
邓中翰也因此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还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等多项奖项及荣誉称号。
“这个过程体现了一个坚持不懈的精神,高科技创业没有一帆风顺的,也不是说一个技术是可以通吃的,而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邓中翰说。中星微无疑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典范,它的发展也让人们看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希望。
要敢于挑战高度
邓中翰回国时中国的芯片产业状况与今日早已不能同日而语,然而,邓中翰认为,我们现在只能称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而不是“强国”。
“每年国内所用的集成电路绝大部分仍需要进口,核心技术部分依然是我们的短板,严重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邓中翰说。
邓中翰认为,如果将我国目前芯片产业发展状况置于全球芯片产业的大局中去衡量,其最大挑战在于中国IC设计产业存在着自主知识产权匮乏、企业创新能力偏弱、同质化竞争、低价格战术、公司规模偏小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大多数中国IC设计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足。
面对当前这种形势,邓中翰采取的战术是:致力于把国际领先的技术进行大规模应用。
“让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文明进步,感受到先进科学技术的力量。”邓中翰说,例如中星微的“星光”系列多媒体芯片的成功推向市场,在全球的大批量销售,让数亿人享受到了互联网视频通讯带来的便利甚至是生活模式的变化,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在邓中翰看来,我国已经到了一个有腾飞实力的阶段,要敢于挑战新高度,挑战国际最领先的技术。IC设计是信息产业的核心,他相信,国家在重大专项、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一系列支持举措,都能进一步推动中国IC设计行业的发展。
“创新不单纯是科学研究,企业的自主创新还要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对社会对人类的文明进程有推动作用。”邓中翰说,高新技术企业应一手紧抓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原始创新,一手紧抓核心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的邓中翰,感觉自己多了一份责任:“任何一个强国,除了强大的军事、政治、外交以及经济力量外,一定还会具备强大的创新实力。美国,如果没有IBM、微软、英特尔、思科,它肯定不是强国。日本,如果没有NEC、东芝、松下、索尼,它也肯定不是强国。中国要在10年之后成为一个强国——特别是像温总理在60周年国庆晚宴上描绘的那样,在建国100年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那么不创新,没有领先于天下的创新成果,没有推动世界科技前沿发展的公司和品牌,就无法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摆在所有中国人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任务:我们不仅要发展得快,而且要发展得好,要创新,要敢于创新、努力创新,要敢于领先、勇于领先,这是新时期下,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网友关注
- 曹廷炳
- 喊话哥
- 21世纪最大流星雨
- 申思
- 田亮
- 丘振良
- 张杰
- 瑞恩·邓恩
- 周璐璐
- 杨佳欣
- 图里亚夫
- sputea
- 单亦诚
- 本-戈登
- 陈宝琛
- 李春江
- 梅璇婷
- 跑车女警
- 哈苏妹
- 顾春芳
- 韩群凤
- 梅拉赫
- 黄秋爽
- 李恩熙
- 杰米·韦利特
- 黄诗阳
- 长裙哥
- 王秀勇
- 张艺兴
- 陈雨昂
- 宋佃涛
- 伊恩·卡马
- 李德林
- 王源
- 邢利斌
- 铁头男
- 约瑟夫·科尼
- 季克良
- 焦宝华
- 西门大嫂
- 弗里德·穆拉德
- 朱克
- 王振堂
- 李永波
- 红粉宝宝
- 大津祐树
- 王美莼
- 陈珊妮
- 陈小予
- 陈浩杰
- 吴嘉龙
- 林清峰
- 永井谦佑
- 苏伟
- 莫露露
- 金龟子和毛毛虫
- 游乐晨
- 王永珀
- 王建宙
- 吕小军
- 蔡喜宏
- 黄明志
- 金雅俊
- 马頔
- 克里斯-穆林
- 王明娟
- 罗玉通
- 吴耀汉
- 网络红人张依依
- 北京地铁刀枪哥
- 玛联
- 王克楠
- 蒂姆-蒂博
- 西蒙娜·法罗
- 王仪涵
- 薛嘉麟
- 白歆惠
- 王风
- 张宗益
- 史鸿飞
- 林志颖弟弟
精品推荐
- 玛曲县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6/8℃
- 聊城市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7/17℃
- 贺兰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31/14℃
- 临清市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7/17℃
- 大通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3/9℃
- 湟源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2/6℃
- 成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8/16℃
- 化隆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南风,风力:<3级,气温:20/6℃
- 正宁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3/15℃
- 西吉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