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唐吉诃德、桑乔与参孙·卡拉斯科学士的趣谈
唐吉诃德在等待卡拉斯科这段时间里一直在仔细思考。他想问问这位学士,桑乔说的那本书里究竟写了自己什么。他不能相信真有这本书,因为自己杀敌剑上的血迹尚未干,难道就有人把他的高尚的骑士行为写到书里去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想象有某位文人,不管是朋友还是对头,通过魔法把他的事写到书里去了。如果是朋友这样做,那是为了扩大他的影响,把他的事迹突出到比最杰出的游侠骑士还要突出的地步。如果是对头做的,那就是为了把他贬低到比有文字记载的最下贱的侍从还要下贱的地步。因为他心里明白,书上从来不写侍从的事迹。不过,假如确有么一本书,既然是写游侠骑士的,就一定是宏篇巨著,洋洋万言,写得高雅优美而又真实。这么一想,他又有点放心了。可是,想到作者是摩尔人,因为那个人的名字叫锡德,唐吉诃德又不放心了。摩尔人从来都是招摇撞骗,而且诡计多端。他最担心的就是书里谈到他同托博索的杜尔西内亚的爱情时会有不得体的地方,这样会造成人们对他的贞洁的杜尔西内亚夫人的蔑视和伤害。他希望书里写自己对杜尔西内亚始终忠诚而又尊敬,克制了自己的本能冲动,鄙视女王、王后和各种身份的美女。他正在山南海北地乱想着,桑乔和卡拉斯科来了。唐吉诃德非常客气地接待了卡拉斯科。
这个学士虽然叫参孙,个子却并不很大。他面色苍白,可头脑很灵活。他二十四岁,圆脸庞,塌鼻子,大嘴巴,一看就是个心术不正、爱开玩笑的人。果然,他一见到唐吉诃德,就跪了下来,说道:
“请您把高贵的手伸出来,曼查的唐吉诃德大人。虽然我的级别只有初级四等,我凭这件圣彼得袍发誓,您是这世界上空前绝后的著名游侠骑士。多亏锡德·哈迈德·贝嫩赫利写下了这部记录您的英勇事迹的小说,多亏有心人又把它从阿拉伯语翻译成我们大众的西班牙语,才让大家都欣赏到这部小说。”
唐吉诃德扶他站起来,说道:
“看来真有一部写我的小说,而且是一位摩尔文人写的!”
“千真万确,大人,”参孙说,“而且据我估计,现在至少已经印了一万二千册。不信,在葡萄牙、巴塞罗那和巴伦西亚都印了。据说在安特卫普也在印呢。我估计无论什么国家、什么语言,都会出版这部小说的译本。”
“在能够让品德高尚、成就突出的人高兴的事情中,”唐吉诃德说,“有一件就是他的美名能够以各种语言印成书在人们中流传。但我说的是美名,如果相反,那就还不如死了呢。”
“若论美名,”学士说,“您已经超过了所有游侠骑士。现在,摩尔人已经使用他们的语言,而基督徒们也用自己的语言,向我们极其逼真地描述了您的洒脱形象。您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忍受了各种痛苦,此外,您还在同托博索的唐娜杜尔西内亚夫人的精神恋爱中保持了自己的忠贞。”
“我从没听说过什么唐娜杜尔西内亚夫人,”桑乔这时说,“我只听过称她为托博索的杜尔西内亚夫人。小说里这点写错了。”
“这不是什么大错。”卡拉斯科说。
“的确不是大错,”唐吉诃德说,“不过请你告诉我,学士大人,人们最称赞的是这部小说里的哪些事迹呢?”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意见也就不同。”学士答道,“有些人最喜欢大战风车的事,也就是您觉得是长臂巨人的那些东西;另外一些人爱看砑布机的事;这个人觉得描写两支军队那段好,不过那两支军队后来似乎变成了两群羊;那个人推崇碰到送往塞哥维亚的尸体那一节;也有人说释放划船苦役犯那段最精彩;还有人说这些都不如您遇到两个贝尼托巨人,又同勇敢的比斯开人搏斗那一段。”
“告诉我,学士大人,”桑乔又插嘴道,“我们的好马罗西南多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于是我们同杨瓜斯人遭遇的那段有吗?”
“那位文人无一遗漏地全都写下来了,”参孙说,“面面俱到,连好心的桑乔在被单里飞腾的事也有。”
“我没有在被单里飞腾,”桑乔说,“我只是在空中飞腾,不管我愿意不愿意。”
“我觉得,”唐吉诃德说,“在世界人类历史中恐怕没有哪一段不带有波折,特别是骑士史。骑士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尽管如此,”学士说,“据说有些人看过这部小说后,倒宁愿作者忘掉唐吉诃德大人在交锋中挨的一些棍棒呢。”
“这些都是真事。”桑乔说。
“为了客观,这些事情其实可以不提,”唐吉诃德说,“因为事实在那儿摆着,不会改变,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写出来,假如这些事情有损主人公尊严的话。埃涅阿斯就不像维吉尔描写得那样具有同情心,尤利西斯也不像荷马说的那样精明。”
“是这样。”参孙说,“不过,诗人写作是一回事,历史学家写作又是另外一回事。诗人可以不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按照它们应该是什么样子来描写和歌颂那些事物。历史学家则不是按照事物应该怎样,而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加任何增减地写作。”
“如果那位摩尔大人想写真实情况,”桑乔说,“那么,我主人挨的那些棍棒肯定也有我的份儿。哪次不是他背上挨棍子,我就得全身挨打?不过,这也没什么新鲜的,这就像我主人说的,头疼全身疼。”
“你这个狡猾的桑乔,”唐吉诃德说,“看来你不想忘记的事情就一定忘不了。”
“就算我想忘记我挨过的那些棍棒,”桑乔说,“我身上的那些瘀伤却不答应,我的肋骨到现在还疼呢。”
“住嘴,桑乔,”唐吉诃德说,“不要打断学士大人的话。
我请他继续讲那本小说里是怎样写我的。”
“还有我呢,”桑乔说,“据说我还是小说里的一个重要‘人伍’呢。”
“是‘人物’,不是‘人伍’,桑乔朋友。”参孙说。
“又来一个抠字眼的,”桑乔说,“要总是这样,咱们这辈子也说不完了。”
“你就是小说里的第二位人物,桑乔。如果不是,上帝会惩罚我的。”学士说,“有的人就愿意听你说话,而不是听全书刻画最多的那个人说话。不过,也有人认为你太死心眼儿,竟然相信在场的这位唐吉诃德大人真会让你当个岛屿的总督。”
“现在还为时尚早,”唐吉诃德说,“等桑乔再上些年纪,有了经验,就会比现在更具有当总督的能力。”
“天啊,大人,”桑乔说,“我现在这个年纪若是当不上总督,那么等到玛土撒拉①那个年纪也还是当不上。现在,坏就坏在这个岛屿还不知道藏在哪儿呢,并不是我没有能力管理它。”
“你向上帝致意吧,桑乔。”唐吉诃德说,“一切都会有的,也许比你想象得还要好。没有上帝的意志,连一片树叶都不会摇动。”
“是这样。”参孙说,“如果上帝愿意,别说是一个岛屿,就是一千个岛屿也会给你,桑乔。”
“我见过的那些总督,”桑乔说,“跟我相比,简直没法儿提。尽管这样,还是得称他们为‘阁下’,让他们吃饭用银餐具。”
“那些人不是岛屿总督,”参孙说,“而是其他一些很容易做的总督。岛屿总督至少得懂语法。”
“这个‘语’我还行,”桑乔说,“这个‘法’就跟我没关系了,我不懂。不过,这些事情还是让上帝去决定吧,只求上帝把我派到最适合我的地方去。只要这部小说的作者写我的事情时不写得让我太难堪,参孙·卡拉斯科学士大人,我就会心满意足。我担保,假如把我的事写得不像我这个老基督徒做的,那么,‘就是聋子我也得让他听见②’。”
--------
①玛土撒拉是《圣经》里的长寿老人,活了九百六十九岁。
②西班牙俗语,此处表示气愤。
“那就是奇迹了。”参孙说。
“什么奇迹不奇迹的,”桑乔说,“谁要是介绍或者记述人物,总不能凭想象乱写吧。”
“人们认为这部小说的毛病之一就是作者插进了一个题为《无谓的猜疑》的故事。”学士说,“并不是故事本身不好或写得不好,而是因为放的地方不对,与唐吉诃德大人的故事毫不相干。”
“我敢打赌,”桑乔说,“他肯定是把风马牛弄到一块儿去了。”
“现在看来,”唐吉诃德说,“这部写我的事的小说的作者不是有学识的文人,而是个无知的饶舌者。他写作时没有任何考虑,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就像乌韦达那位画家奥瓦内哈,人家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像什么就是什么。’也许他画的是只公鸡,不过画得太不像了,还得在旁边用哥特体的字写上:这是公鸡。写我的这部小说大概也是这样,要看懂它还得加注解。”
“那倒没有,”参孙说,“里面写得很清楚,没有看不懂的地方,而且孩子们爱不释手,少年们争相传阅,成年人一目了然,老人们赞不绝口。这部小说被各个阶层的人广为流传,以至于后来人们一看到一匹瘦马,就说‘罗西南多来了’。最爱读这部小说的还是那些侍童,没有一位贵人家的前厅里不摆着《唐吉诃德》。这个人刚放下,那个人就拿走了,这边有人找,那边有人借。总之,这部小说是迄今为止最有意思而且最没有低级趣味的小说,全书里没有发现、而且也根本没有一句不道德的或违反了教会思想的句子。”
“如果不这样写,那就不是写真了,”唐吉诃德说,“而是撒谎。对于那些编历史的人,就应该像对造伪币的人一样把他们烧死。仅我的事情就足够写的了,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那些与此无关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这大概就像俗话说的:‘甭管这草那草……’实际上,作者只要写写我的想法、我的感叹、我的眼泪、我的良好的愿望和我的奋争,就足以写出厚厚的一大本了,厚得可以和托斯塔①所有的著作相比。实际上,学士大人,我现在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编写史书需要具有真知灼见。妙趣横生才谈得上大家手笔。在喜剧里,最愚蠢的角色才是最精明的形象,因为让人以为自己头脑简单的人其实头脑并不简单。历史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必须真实,有真实才有上帝。可是,总有些人胡编乱造,还把他们的书到处滥发。”
--------
①唐胡安二世时期西班牙阿维拉地区的大主教,以著作等身而闻名,其著作达二十四卷。
“不会有一点好处都没有的书。”学士说。
“这倒无可置疑,”唐吉诃德说,“不过,常常是有的作者本来已经名声在外,可他的作品一出版,他的声誉却一落千丈,或者从此被人看不起了。”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桑乔说,“印刷出来的东西可以慢慢阅读,所以很容易挑出错来,特别是那些大作家的作品、那些才识出众的人。伟大的诗人、杰出的历史学家总是或者经常受到那些自己没出过书却又特别热衷于给别人挑毛病的人嫉妒。”
“这并不奇怪,”唐吉诃德说,“有的神学家自己布道时讲得并不好,却对别人布道的缺点特别清楚。”
“的确如此,唐吉诃德大人。”卡拉斯科说,“不过,我希望那些评头品足的人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不要对别人作品的细枝末节嘀嘀咕咕。‘荷马也有失误的时候’。那些人应该多考虑作者为了他的作品得以出版所花费的心血,少考虑作品的阴暗面。也许他们觉得脸上有痣不好看,可是有些人却觉得更漂亮。由此说来,要出版一本书真是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因为要让所有的读者都满意和高兴是不可能的。”
“喜欢写我这本书的人大概不会多。”唐吉诃德说。
“正相反,就好比‘愚人无数’,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小说。甚至还有一些人埋怨作者记性不好或是故意作梗,没有交代是谁偷了桑乔的驴,只是写到驴被偷走了。还说忘了交代在莫雷纳山捡到的手提箱里那一百个盾是怎么处理的,以后再也没有提起过,很多人都想知道那笔钱怎么样了,或者干什么用了。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漏洞。”
桑乔回答说:
“参孙大人,我现在不想报什么帐。我的胃现在很难受,如果不喝两口陈年老酒,我就没法活了。我家里有酒。您要想听就等着我。我吃完饭就回来,不管您或者其他什么人想问什么,不管是丢驴的事还是盾的事,我都会回答。”
桑乔不等别人回答,也没再说什么,就回家去了。
唐吉诃德请求学士留下来吃顿便饭。学士留了下来。饭桌上添了两只雏鸡,他们还谈论了骑士道。卡拉斯科依然打诨不止。吃完饭后,他们睡了午觉。后来桑乔回来了,他们又旧话重提。
这个学士虽然叫参孙,个子却并不很大。他面色苍白,可头脑很灵活。他二十四岁,圆脸庞,塌鼻子,大嘴巴,一看就是个心术不正、爱开玩笑的人。果然,他一见到唐吉诃德,就跪了下来,说道:
“请您把高贵的手伸出来,曼查的唐吉诃德大人。虽然我的级别只有初级四等,我凭这件圣彼得袍发誓,您是这世界上空前绝后的著名游侠骑士。多亏锡德·哈迈德·贝嫩赫利写下了这部记录您的英勇事迹的小说,多亏有心人又把它从阿拉伯语翻译成我们大众的西班牙语,才让大家都欣赏到这部小说。”
唐吉诃德扶他站起来,说道:
“看来真有一部写我的小说,而且是一位摩尔文人写的!”
“千真万确,大人,”参孙说,“而且据我估计,现在至少已经印了一万二千册。不信,在葡萄牙、巴塞罗那和巴伦西亚都印了。据说在安特卫普也在印呢。我估计无论什么国家、什么语言,都会出版这部小说的译本。”
“在能够让品德高尚、成就突出的人高兴的事情中,”唐吉诃德说,“有一件就是他的美名能够以各种语言印成书在人们中流传。但我说的是美名,如果相反,那就还不如死了呢。”
“若论美名,”学士说,“您已经超过了所有游侠骑士。现在,摩尔人已经使用他们的语言,而基督徒们也用自己的语言,向我们极其逼真地描述了您的洒脱形象。您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忍受了各种痛苦,此外,您还在同托博索的唐娜杜尔西内亚夫人的精神恋爱中保持了自己的忠贞。”
“我从没听说过什么唐娜杜尔西内亚夫人,”桑乔这时说,“我只听过称她为托博索的杜尔西内亚夫人。小说里这点写错了。”
“这不是什么大错。”卡拉斯科说。
“的确不是大错,”唐吉诃德说,“不过请你告诉我,学士大人,人们最称赞的是这部小说里的哪些事迹呢?”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意见也就不同。”学士答道,“有些人最喜欢大战风车的事,也就是您觉得是长臂巨人的那些东西;另外一些人爱看砑布机的事;这个人觉得描写两支军队那段好,不过那两支军队后来似乎变成了两群羊;那个人推崇碰到送往塞哥维亚的尸体那一节;也有人说释放划船苦役犯那段最精彩;还有人说这些都不如您遇到两个贝尼托巨人,又同勇敢的比斯开人搏斗那一段。”
“告诉我,学士大人,”桑乔又插嘴道,“我们的好马罗西南多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于是我们同杨瓜斯人遭遇的那段有吗?”
“那位文人无一遗漏地全都写下来了,”参孙说,“面面俱到,连好心的桑乔在被单里飞腾的事也有。”
“我没有在被单里飞腾,”桑乔说,“我只是在空中飞腾,不管我愿意不愿意。”
“我觉得,”唐吉诃德说,“在世界人类历史中恐怕没有哪一段不带有波折,特别是骑士史。骑士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尽管如此,”学士说,“据说有些人看过这部小说后,倒宁愿作者忘掉唐吉诃德大人在交锋中挨的一些棍棒呢。”
“这些都是真事。”桑乔说。
“为了客观,这些事情其实可以不提,”唐吉诃德说,“因为事实在那儿摆着,不会改变,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写出来,假如这些事情有损主人公尊严的话。埃涅阿斯就不像维吉尔描写得那样具有同情心,尤利西斯也不像荷马说的那样精明。”
“是这样。”参孙说,“不过,诗人写作是一回事,历史学家写作又是另外一回事。诗人可以不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按照它们应该是什么样子来描写和歌颂那些事物。历史学家则不是按照事物应该怎样,而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加任何增减地写作。”
“如果那位摩尔大人想写真实情况,”桑乔说,“那么,我主人挨的那些棍棒肯定也有我的份儿。哪次不是他背上挨棍子,我就得全身挨打?不过,这也没什么新鲜的,这就像我主人说的,头疼全身疼。”
“你这个狡猾的桑乔,”唐吉诃德说,“看来你不想忘记的事情就一定忘不了。”
“就算我想忘记我挨过的那些棍棒,”桑乔说,“我身上的那些瘀伤却不答应,我的肋骨到现在还疼呢。”
“住嘴,桑乔,”唐吉诃德说,“不要打断学士大人的话。
我请他继续讲那本小说里是怎样写我的。”
“还有我呢,”桑乔说,“据说我还是小说里的一个重要‘人伍’呢。”
“是‘人物’,不是‘人伍’,桑乔朋友。”参孙说。
“又来一个抠字眼的,”桑乔说,“要总是这样,咱们这辈子也说不完了。”
“你就是小说里的第二位人物,桑乔。如果不是,上帝会惩罚我的。”学士说,“有的人就愿意听你说话,而不是听全书刻画最多的那个人说话。不过,也有人认为你太死心眼儿,竟然相信在场的这位唐吉诃德大人真会让你当个岛屿的总督。”
“现在还为时尚早,”唐吉诃德说,“等桑乔再上些年纪,有了经验,就会比现在更具有当总督的能力。”
“天啊,大人,”桑乔说,“我现在这个年纪若是当不上总督,那么等到玛土撒拉①那个年纪也还是当不上。现在,坏就坏在这个岛屿还不知道藏在哪儿呢,并不是我没有能力管理它。”
“你向上帝致意吧,桑乔。”唐吉诃德说,“一切都会有的,也许比你想象得还要好。没有上帝的意志,连一片树叶都不会摇动。”
“是这样。”参孙说,“如果上帝愿意,别说是一个岛屿,就是一千个岛屿也会给你,桑乔。”
“我见过的那些总督,”桑乔说,“跟我相比,简直没法儿提。尽管这样,还是得称他们为‘阁下’,让他们吃饭用银餐具。”
“那些人不是岛屿总督,”参孙说,“而是其他一些很容易做的总督。岛屿总督至少得懂语法。”
“这个‘语’我还行,”桑乔说,“这个‘法’就跟我没关系了,我不懂。不过,这些事情还是让上帝去决定吧,只求上帝把我派到最适合我的地方去。只要这部小说的作者写我的事情时不写得让我太难堪,参孙·卡拉斯科学士大人,我就会心满意足。我担保,假如把我的事写得不像我这个老基督徒做的,那么,‘就是聋子我也得让他听见②’。”
--------
①玛土撒拉是《圣经》里的长寿老人,活了九百六十九岁。
②西班牙俗语,此处表示气愤。
“那就是奇迹了。”参孙说。
“什么奇迹不奇迹的,”桑乔说,“谁要是介绍或者记述人物,总不能凭想象乱写吧。”
“人们认为这部小说的毛病之一就是作者插进了一个题为《无谓的猜疑》的故事。”学士说,“并不是故事本身不好或写得不好,而是因为放的地方不对,与唐吉诃德大人的故事毫不相干。”
“我敢打赌,”桑乔说,“他肯定是把风马牛弄到一块儿去了。”
“现在看来,”唐吉诃德说,“这部写我的事的小说的作者不是有学识的文人,而是个无知的饶舌者。他写作时没有任何考虑,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就像乌韦达那位画家奥瓦内哈,人家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像什么就是什么。’也许他画的是只公鸡,不过画得太不像了,还得在旁边用哥特体的字写上:这是公鸡。写我的这部小说大概也是这样,要看懂它还得加注解。”
“那倒没有,”参孙说,“里面写得很清楚,没有看不懂的地方,而且孩子们爱不释手,少年们争相传阅,成年人一目了然,老人们赞不绝口。这部小说被各个阶层的人广为流传,以至于后来人们一看到一匹瘦马,就说‘罗西南多来了’。最爱读这部小说的还是那些侍童,没有一位贵人家的前厅里不摆着《唐吉诃德》。这个人刚放下,那个人就拿走了,这边有人找,那边有人借。总之,这部小说是迄今为止最有意思而且最没有低级趣味的小说,全书里没有发现、而且也根本没有一句不道德的或违反了教会思想的句子。”
“如果不这样写,那就不是写真了,”唐吉诃德说,“而是撒谎。对于那些编历史的人,就应该像对造伪币的人一样把他们烧死。仅我的事情就足够写的了,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那些与此无关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这大概就像俗话说的:‘甭管这草那草……’实际上,作者只要写写我的想法、我的感叹、我的眼泪、我的良好的愿望和我的奋争,就足以写出厚厚的一大本了,厚得可以和托斯塔①所有的著作相比。实际上,学士大人,我现在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编写史书需要具有真知灼见。妙趣横生才谈得上大家手笔。在喜剧里,最愚蠢的角色才是最精明的形象,因为让人以为自己头脑简单的人其实头脑并不简单。历史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必须真实,有真实才有上帝。可是,总有些人胡编乱造,还把他们的书到处滥发。”
--------
①唐胡安二世时期西班牙阿维拉地区的大主教,以著作等身而闻名,其著作达二十四卷。
“不会有一点好处都没有的书。”学士说。
“这倒无可置疑,”唐吉诃德说,“不过,常常是有的作者本来已经名声在外,可他的作品一出版,他的声誉却一落千丈,或者从此被人看不起了。”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桑乔说,“印刷出来的东西可以慢慢阅读,所以很容易挑出错来,特别是那些大作家的作品、那些才识出众的人。伟大的诗人、杰出的历史学家总是或者经常受到那些自己没出过书却又特别热衷于给别人挑毛病的人嫉妒。”
“这并不奇怪,”唐吉诃德说,“有的神学家自己布道时讲得并不好,却对别人布道的缺点特别清楚。”
“的确如此,唐吉诃德大人。”卡拉斯科说,“不过,我希望那些评头品足的人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不要对别人作品的细枝末节嘀嘀咕咕。‘荷马也有失误的时候’。那些人应该多考虑作者为了他的作品得以出版所花费的心血,少考虑作品的阴暗面。也许他们觉得脸上有痣不好看,可是有些人却觉得更漂亮。由此说来,要出版一本书真是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因为要让所有的读者都满意和高兴是不可能的。”
“喜欢写我这本书的人大概不会多。”唐吉诃德说。
“正相反,就好比‘愚人无数’,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小说。甚至还有一些人埋怨作者记性不好或是故意作梗,没有交代是谁偷了桑乔的驴,只是写到驴被偷走了。还说忘了交代在莫雷纳山捡到的手提箱里那一百个盾是怎么处理的,以后再也没有提起过,很多人都想知道那笔钱怎么样了,或者干什么用了。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漏洞。”
桑乔回答说:
“参孙大人,我现在不想报什么帐。我的胃现在很难受,如果不喝两口陈年老酒,我就没法活了。我家里有酒。您要想听就等着我。我吃完饭就回来,不管您或者其他什么人想问什么,不管是丢驴的事还是盾的事,我都会回答。”
桑乔不等别人回答,也没再说什么,就回家去了。
唐吉诃德请求学士留下来吃顿便饭。学士留了下来。饭桌上添了两只雏鸡,他们还谈论了骑士道。卡拉斯科依然打诨不止。吃完饭后,他们睡了午觉。后来桑乔回来了,他们又旧话重提。
网友关注
- 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 第十九章 会捉人的树
- 哈·曼丁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兹里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二十一章 王卫二刘傅传
- 第十三章 钟繇华歆王朗传
-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 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
- 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
-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
-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 第八章 送命的罂粟花田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十七章 轻气球怎样飞走的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杨杜赵裴传
-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
- 三根绿枝
- 第十章 守卫城门的人
- 第七章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 上帝的食物
- 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 第七章 惊险的旅程
- 第一章 旋风来了
- 第二三章 甘林达满足了多萝茜的愿望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第六章 董二袁刘传第六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四章 三少帝纪第四
- 第六章 一只胆小的狮子
- 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三章 武帝纪第三
-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术
- 第十四章 飞猴
-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
- 第四章 穿过森林去的路
- 老汉伦克朗
- 第十九章 任城陈萧王传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第八章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第二章 会见芒奇金人
- 第十七章 张乐于张徐传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十六章 任苏杜郑仓传
- 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陈徐卫卢传
- 坟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来
- 第十章 荀彧攸贾诩传
- 第十二章 找寻恶女巫
- 第一章 武帝纪第一
- 第二一章 狮子成为兽国之王
- 麦穗的故事
- 第二十章 美丽的瓷器城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国家
- 第五章 救出了铁皮人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
- 第二十四章 韩崔高孙王传
- 第五章 后妃传第五
- 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十五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传
- 第九章 后诸夏侯曹传
- 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圣母的小酒杯
- 终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刘蒋刘传
- 第十一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乌木马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纪第二
- 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 驼背的故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精品推荐
- 武都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30/20℃
- 甘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8/2℃
- 安定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1/11℃
- 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4/11℃
- 惠农区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9/16℃
- 临夏州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5℃
- 高唐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6℃
- 保亭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7/25℃
- 阿勒泰区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7/6℃
- 和静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3/12℃
分类导航
唐吉诃德全部章节
- 作者简介
- 第八章 骇人的风车奇险中唐吉诃德的英勇表现及其他
- 第十八章 桑乔同主人唐吉诃德的对话及其他险遇
- 译本序言
- 第九章 洒脱的比斯开人和英勇的曼查人恶战结束
- 第十九章 桑乔的高见,路遇死尸及其他奇事
- 上卷前言
- 第十章 唐吉诃德和侍从桑乔的有趣对话
- 第二十章 世界著名的骑士唐吉诃德进行了一次前所未闻却又毫无危险的冒险
- 第一章 著名贵族唐吉诃德的品性与行为
- 第十一章 唐吉诃德与几个牧羊人的故事
- 第二十一章 战无不胜的骑士冒大险获大利赢得了曼布里诺头盔及其他事
- 第二章 足智多谋的唐吉诃德初离故土
- 第十二章 一位牧羊人向唐吉诃德等人讲的故事
- 第二十二章 唐吉诃德解放了一批被押送到他们不愿去的地方的不幸者
- 第三章 唐吉诃德受封为骑士滑稽可笑
- 第十三章 牧羊女马塞拉的故事结束及其他
- 第二十三章 著名的唐古诃德在莫雷纳山的遭遇
- 第四章 我们的骑士离开客店后的遭遇
- 第十四章 已故牧人的绝望诗篇及其他意外之事
- 第二十四章 莫雷纳山奇闻续篇
- 第五章 我们这位骑士的遭遇续篇
- 第十五章 唐吉诃德不幸碰到几个凶狠的杨瓜斯①人
- 第二十五章 英勇的骑士在莫雷纳山遇到的怪事,以及他仿效贝尔特内夫罗斯的苦修行
- 第六章 神甫和理发师在足智多谋的贵族书房里进行了别有风趣的大检查
- 第十六章 足智多谋的贵族在他认为城堡的客店里的遭遇
- 第二十六章 唐吉诃德为了爱情在莫雷纳山修行细述
- 第七章 我们的好骑士唐吉诃德第二次出征
- 第十七章 错把客店当城堡,唐吉诃德和桑乔遇到了种种麻烦事
- 第二十七章 神甫和理发师如何按计而行,以及其他值得记述的事情
- 第二十八章 神甫和理发师在莫雷纳山遇到的新鲜趣事
- 第三十八章 唐吉诃德妙论文武之道
- 第二十九章 匠心妙计使我们的多情骑士摆脱了苦修行
- 第四十八章 牧师谈论骑士小说以及其他事
- 第三十九章 俘虏叙述其身世及经历
- 第三十章 美丽机敏的多罗特亚及其他趣事
- 第四十九章 桑乔同唐吉诃德颇有见地的谈话
- 第四十章 俘虏继续谈其经历
- 第五十章 唐吉诃德同牧师唇枪舌剑及其他
- 第三十一章 唐吉诃德与桑乔的有趣对话及其他
- 第四十一章 俘虏再谈其遭遇
- 第三十二章 唐吉诃德一行人在客店里的遭遇
- 第五十一章 羊倌对押送唐吉诃德一行人讲的事
- 第四十二章 客店里后来发生的事及其他应该知道的情节
- 第三十三章 《无谓的猜疑》
- 第五十二章 唐吉诃德同羊倌大打出手,奇遇苦行教徒,以一身大汗收场
- 第四十三章 骡夫逸事及客店里的其他奇事
- 第三十四章 《无谓的猜疑》续篇
- 下卷序
- 第四十四章 客店奇闻续篇
- 第三十五章 唐吉诃德大战红葡萄酒囊,《无谓的猜疑》结束
- 下卷前言
- 第四十五章 曼布里诺头盔和驮鞍疑案及其他事真相大白
- 第三十六章 客店里发生的其他奇事
- 第一章 神甫和理发师与唐吉诃德谈论其病情
- 第四十六章 团丁奇遇,好骑士唐吉诃德勃然大怒
- 第三十七章 美丽公主米科米科娜的故事及其他趣闻
- 第二章 桑乔与唐吉诃德的外甥女、女管家激烈争论及其他趣事
- 第四十七章 唐吉诃德出奇地中了魔法及其他奇事
- 第四章 桑乔为学士解疑及其他应叙述的事情
- 第十四章 唐吉诃德奇遇森林骑士续篇
- 第二十四章 琐事种种,对理解这部巨著必不可少
- 第五章 桑乔和他妻子特雷莎的一席有趣的对话
- 第十五章 镜子骑士及其侍从何许人也
- 第六章 本书最重要的一章:唐吉诃德与其外甥女、女管家的对话
- 第二十五章 学驴叫的风波,木偶艺人及神机妙算的猴子
- 第十六章 唐吉诃德路遇曼查的一位精明骑士
- 第七章 唐吉诃德与侍从之间发生的事及其他大事
- 第二十六章 续述木偶艺人以及其他着实有趣的事
- 第十七章 唐吉诃德勇气登峰造极,与狮子对峙圆满结束
- 第八章 唐吉诃德看望杜尔西内亚的遭遇
- 第二十七章 佩德罗师傅与猴子的来历,唐吉诃德调解驴叫纠纷,不料事与愿违,自找倒霉
- 第十八章 在绿衣骑士家的遭遇及其他怪事
- 第九章 本章的事读后便知
- 第二十八章 作者贝嫩赫利说,细读本章自有体会
- 第十九章 多情牧人及其他着实有趣的事
- 第十章 桑乔谎称杜尔西内亚夫人中了魔法的巧计以及其他真实趣事
- 第二十九章 乘魔法船的险遇
- 第二十章 富人卡马乔的婚礼和穷人巴西利奥的遭遇
- 第十一章 天下奇事:英勇的唐吉诃德与《死神会议》大板车的奇遇
- 第三十章 唐吉诃德路遇一位美丽的女猎人
- 第二十一章 续述卡马乔婚礼以及其他事
- 第十二章 英勇的唐吉诃德与骁勇的镜子骑士会面
- 第三十一章 许多大事
- 第二十二章 英勇的唐吉诃德对曼查中心的蒙特西诺斯洞窟的奇妙探险
- 第十三章 续述与森林骑士的奇遇及两位侍从新鲜别致的对话
- 第三十二章 唐吉诃德怒斥污蔑者以及其他严肃而又滑稽的事情
- 第二十三章 空前绝后的唐吉诃德讲述他在蒙特西诺斯洞窟的见闻,离奇怪诞令人难以置信
- 第三十四章 为杜尔西内亚解除魔法,本书最奇特的经历之一
- 第三十三章 公爵夫人与侍女同桑乔的趣谈,值得一读并记载下来
- 第四十四章 桑乔赴任当总督与唐吉诃德在城堡的奇遇
- 第三十五章 续谈唐吉诃德为杜尔西内亚解除魔法,以及其他奇事
- 第五十四章 仅仅与本书有关的几件事
- 第四十五章 伟大的桑乔就任总督,开始行使职权
- 第三十六章 “三摆裙伯爵夫人”又称“忧伤妇人”的咄咄怪事,以及桑乔写给他老婆的信
- 第五十五章 桑乔在路上的遭遇及其他新奇事
- 第三十七章 续谈“忧伤妇人”的怪事
- 第四十六章 唐吉诃德同多情的阿尔蒂西多拉情意绵绵,却受到铃铛和猫的惊吓
- 第五十六章 唐吉诃德为维护唐娜罗德里格斯女儿的名誉,与仆人托西洛斯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决斗
- 第三十八章 “忧伤妇人”讲述其遭遇
- 第四十七章 桑乔做总督续篇
- 第五十七章 唐吉诃德告别公爵;公爵夫人的淘气侍女阿尔蒂西多拉同唐吉诃德的纠葛
- 第三十九章 “三摆裙夫人”继续讲她难忘的奇遇
- 第四十八章 唐吉诃德同公爵夫人的女仆唐娜罗德里格斯的一场风波,以及其他值得永世不忘的事件
- 第五十八章 唐吉诃德一路上的奇遇应接不暇
- 第四十章 与这个难忘的故事和奇遇有关的细节
- 第四十九章 桑乔巡视岛屿见闻
- 第五十九章 唐吉诃德遇到一件可以称为奇遇的怪事
- 第四十一章 “轻木销”到来,故事告终
- 第五十章 抽打女佣并对唐吉诃德又掐又抓的魔法师是谁,侍童给桑乔的老婆特雷沙·潘萨送信
- 第六十章 唐吉诃德赴巴塞罗那路上的遭遇
- 第四十二章 在桑乔就任岛屿总督前夕,唐吉诃德的谆谆教导以及其他深思熟虑的嘱咐
- 第五十一章 桑乔继续担任总督及其他趣事
- 第六十一章 唐吉诃德到了巴塞罗那的见闻,以及其他不新奇但却真实的事情
- 第四十三章 唐吉诃德对桑乔的第二部分告诫
- 第五十二章 另一位“忧伤妇人”或称“痛苦女仆”的唐娜罗德里格斯的奇遇
- 第六十二章 通灵头像以及其他不可忽略的琐事
- 第六十五章 白月骑士的来历,格雷戈里奥获释及其他事
- 第五十三章 桑乔·潘萨总督仓促离职
- 第六十三章 桑乔·潘萨船上遭殃,摩尔美女意外相逢
- 第六十七章 唐吉诃德决定履行隐退一年的诺言,当牧人,过田园生活,以及其他有趣的真事
- 第六十八章 唐吉诃德遇猪群
- 第六十九章 本书中唐吉诃德经历的最罕见最新奇的事
- 第七十章 承接上一章,故事补白
- 第七十一章 唐吉诃德与桑乔在回乡路上遇到的事
- 第七十二章 唐吉诃德和桑乔如何返乡
- 第七十三章 唐吉诃德进村遇先兆,及其他为本书增辉的事
- 第七十四章 唐吉诃德生病、立遗嘱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