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化学家魏可镁的故事
有人评说,日本的筑波城,不亚于美国的“硅谷”。魏可镁进研究所先是安排参观,参观各种设备,了解整个环境。他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这种感觉使他兴奋,但兴奋之后是更加冷静,因为他是中国访问学者,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反映了中国学者的水平。
在科技领域里,日本人的眼里只有美国人,他们瞧不起中国人的。魏可镁在研究所里面开始工作时,就敏感地注意到这股味道。他一开始做实验,那位课长就像跟踪盯梢似的,经常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背后,生怕他弄坏了设备似的。有一两次,在学术讨论中,他就实验的做法发表了一些意见,但那位课长不屑地挥挥手,意思是:照他的做,不用多嘴! 大概,这位课长只当魏可镁是以“访问学者”的名义公费出国旅游的。殊不知,站在他面前的这位衣着朴素,外表一点也不显山露水的中国学者,科研上已卓有成就,在中国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魏可镁的成就,在访问学者的表册上都明明白白地写着。大概是日本人不相信这是真的,甚至看都不看。直到一次试验之后,他们才对魏可镁刮目相看。 那是非贵重金属合成含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的研究实验,魏可镁觉得研究方案不够严密,他坦诚地提出不要用贵金属,只要用钴和碱金属,并分析了理由。这是一项还没有被人突破的高精尖的研究课题,大概是日本人不相信魏可镁在这个领域里能涉猎得这么深,或者是多少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于是很不高兴地说:“不,您就按我们的方案做吧!”
魏可镁只得按原方案进行实验,但实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主持这个实验的课长,脸上的表情由不高兴转而有些尴尬。有一天,见他情绪不坏,魏可镁很委婉地说: “先生,实验可否调整一下试试?” 课长只好绷着老脸下阶梯:“好吧,那你就试试吧!” 此后,从研究方案、催化剂制备、配方确定,以及测试和表征,日本人都让魏可镁独立自主地处理。实验一次又一次进行,醇的选择性一次比一次明显上升,最后达到48%。课长祝贺他说:“魏先生,成功了!可以取得专利了!”这个研究成果后来取得了日本专利。
在申报专利的过程中,也闹了个插曲。日本人不仅把魏可镁的名字列在后面,而且写成是他们化学技术研究所的魏可镁。名字的先后次序可以不计较,但这种写法不能不计较啊!魏可镁找他们说理,那位课长解释说:“你的成绩是在我们所里搞出来的,是我们提供的条件,所以只能这样写。” 魏可镁理直气半地说:“我是中国人。你这样一写,别人就把我当成日本人了。我要求明确写清楚,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大学的魏可镁。”课长没有话说,只得挂电话请示领导,请示专利局,终于不得不同意魏可镁的要求。
虽然出现了争执,但从此以后他们对魏可镁的态度明显改变,又是送毛毯,又是送大衣,管行政的人员特地到宿舍来察看是否有取暖器。有一次魏可镁感冒了,他们特地另外送来十几万日元,以备看病缴费。那位课长请他到家里做客,生怕他不去,说过后还再让一位叫松崎的同事来邀请,第二天,两个人一起开车接他。第二年元旦那一天,部长和课长又都分别请他吃饭。
魏可镁的访问时间是一年,到结束前的一个月,课长特地征求他的意见:是否能留下来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如果愿意,他就马上去办理延长手续。他让魏可镁考虑一下。 魏可镁不是没有考虑,更不是不会考虑。如果留下继续工作一年、二年……这里实验条件好,待遇也优厚,小车很快就会有,小别墅也很快就会有。但他想念妻子和女儿,而更重要的是,他有许多新催化剂的构想,他急着回去立项,建立新的研究课题。那些新构想的催化剂,都是中国的土地上极为需要的。 魏可镁决定按期回国,日本人感到很惋惜。临回国前,那位课长,还有一位主任研究官,亲自开车陪他,到离筑波城六百多公里的京都参观游览三天。登机的那一天,研究室里的三位先生亲自送到机场,依依惜别。
- 希特勒尸体残骸去向揭秘:被埋葬8次后终于火化
- 黄士松:慧眼识风云
- 陈庆:“土专家”的猿情
- 南仁东:“一口气”领中国迈向星辰大海
- 将“快乐教育” 融入车模教学之中
- 许映龙: 破译台风密码
- 杨军: “开垦”太阳系外宜居星球
- 他走了,留给未来四千万颗种子
- 许传森:把“泡沫”做成“面包”
- 满身鸡毛 他说“禽舍就是实验室”
- 那个“九段”骑车高手走了
- 胡启明:力学如力耕
- 潘建伟:与量子纠缠的人生
- 为冰雪世界而生
- 这位“哥伦布” 让“老学科”撞出“新大陆”
- “慧眼”背后的“灵魂人物”
- 朱清科,黄土高坡留下绿脚印
- 浩瀚宇宙中, 人类文明处于什么等级
- 量子理论:普朗克的丰碑
- 80后科学家陈捷凯:科学丛林“探路者”
- “神奇武器” 纳粹科学家去向揭秘
- 专家论证陶寺城是我国最早天文观测点
- 西学中源 从“格致”到“科学”
- 黄帝内经——对生命科学的一座丰碑
- 科学家重写爬行动物进化史
- 郑和七下西洋开创和平航海模式
- 史海钩沉:故宫国宝辗转迁徙之路
- 科学家认为栽培荞麦起源于中国
- 追寻百分之九十六的《永乐大典》
- 大绝灭:地球生命的断层
- 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探索者
- 鬼城——切尔诺贝利见闻
- 萌芽时代的基因技术用理智指导行动
- 千年神秘仍存济南大明湖底
- 喇家村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二)
- 喇家村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一)
网友关注
- 打破物理规律的怪石头
- 为什么说 “一鸽胜九鸡”
- 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 地球到底怎么了?
- 黄士松:慧眼识风云
- 吃花胶补胶原蛋白吗?真相是:还不如吃鸡蛋!
- 辽阔海疆守安宁 舰艏行处是长城
- 海量支付 网联平台兜得住吗
- “和合二仙”
- 许映龙: 破译台风密码
- 许传森:把“泡沫”做成“面包”
- 想打喷嚏别忍着 伤了鼓膜划不来
- 呵护你的小心肝儿 别让脂肪霸占
- 漫长岁月,鸟类怎么搞丢了牙
- 北豆腐南豆腐和内酯豆腐哪种营养价值更高
- 血液干细胞逆转Ⅰ型糖尿病新疗法
- 腿上的“小蚯蚓”
- 克隆猴“姐妹”为多种疾病诊疗带来希望
- 牙膏牙刷品种多 怎么买有讲究
- 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会是什么样
- 心脏为何很少得癌
- “美人鱼”——儒艮
- 电梯惊魂为何源源不断?安全乘坐你需要知道这些
- 猎豹为什么跑得快
- 他走了,留给未来四千万颗种子
- 四瓶矿泉水重量背起就走 “空调背心”投放市场
- 模拟联合国活动学习资料
- 点数钞票或是心灵慰藉强心针
- 虚虚实实说鲁班
- 防治流脑切莫“重少轻老”
- 太阳要变“冷美人”
- 这10种病都犯在一个“饱”字上!
- 那只会敬礼的猴子
- 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 经典的魅力:大数学家的混沌史话
- 多肽涂层技术突破细胞培养“瓶颈”
- 飞天航路越千年
- 将“快乐教育” 融入车模教学之中
- 助眠产品真能让你睡个好觉?
- 掰响手指容易 掰清原因很难
- 南仁东:“一口气”领中国迈向星辰大海
- 有种自恋叫过度自责
- 首个实体商业数字化开放平台诞生
- 山桃一枝报春来
- 羊奶为何被称为“奶中之王”
- 陈庆:“土专家”的猿情
- 人体生物电与预防物理污染
- 中医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 水,这东西……
- 为你揭开ICU的神秘面纱
- 为什么混血儿的相貌更好看?
- 糖炒栗子为什么要用黑砂?
- 准确预报天气还是件挺难的事
-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 故宫里如何做研究
- 植物学家钟扬:他给未来留下科学的种子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你经常被负面情绪困扰吗?
- 去非洲旅行要警惕哪些“怪病”
- 源远流长的机器人
- 为啥总觉得饿? 都是激素惹的祸
- 血压高,准备10个问题去看病
- 廉价药去哪儿了 大数据或可出力
- 为什么要以地球标准去寻找地外生命
- 特斯拉发布最快电动跑车 未来也许会飞
- 新血液检测法能诊断多种早期癌症
- 能不能吃“苦” 基因说了算
- 细菌基因扩散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 动物卫士刘秀梵:“擒”病于未然
- 不紧跟前车可减少“幽灵堵车”
- “春捂”得法 可有效减少发病几率
-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
- 两害相权取其轻
- 防治流行性感冒从日常做起
- 故宫“掌门人”谈遗产如何重塑生活
- 研究称母海狮可凭视觉辨别其幼崽
- 用micro:bit打造区块链
- 靠输液预防脑卒中靠谱吗?
- 人类制造的最后一台机器?
- 杨军: “开垦”太阳系外宜居星球
- 基因真的能决定性格吗?
- 一颗邻近恒星有4颗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
精品推荐
- 温宿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2℃
- 西吉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2/10℃
- 双城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西风,风力:3-4级,气温:24/11℃
- 民和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7/13℃
- 万荣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风,风力:<3级,气温:23/17℃
- 射阳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0/18℃
- 中卫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4-5级,气温:29/15℃
- 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8/10℃
- 甘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8/2℃
- 陵水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