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生物灭绝之谜(4)
最多1万年!这在地质学家眼中简直就只是“一瞬间”,比科蒂洛所估计的100万年快了许多。由此看来,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发生得十分突然,因而“杀手”也应该是十分暴烈的。那么,什么样的“杀手”才可能导致如此恐怖的后果呢?拉皮诺相信,这“杀手”只可能是小行星或者彗星,换句话说,小行星或彗星在2.5亿年前曾猛烈撞击地球,其威力相当于同一时间在同一地点引爆10亿枚原子弹,造成的震波迅速席卷全球,并在瞬间杀灭方圆上千公里范围内的一切生物,与此同时,数百万吨乃至上千万吨的尘埃遮天蔽日,其效果远非任何火山爆发所能比拟,足以造成全球气温几乎在一夜之间猛降,生物大灭绝就成为必然。
“天地大碰撞”也许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却实实在在地发生过。大多数科学家现在相信,6500万年前,正是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只不过二叠纪的小行星或彗星“杀手”更厉害。拉皮诺估计,杀灭恐龙的小行星直径至少为10公里,而导致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的天体直径至少为15公里。
拉皮诺的答案是否就是最后的定论?也不尽然。任何这么大的天体撞击地球,都不可能不留下痕迹。比如,杀灭恐龙的那颗天体就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可是,二叠纪撞击坑又在何处呢?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的亚德里安·琼斯博士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根本不可能找到这样的撞击坑,虽然它曾经存在过。
传统观点认为,小行星或彗星以高速撞击地壳后会立即形成一个很深的撞击坑;紧接着,坑下被压缩的岩石就会反弹,撞击坑因此会扩大成一个比原来浅得多的坑。琼斯指出,由于三叠纪的天体“杀手”更大,当地壳反弹时,会释放超出想像的极高热量。他进行的电脑模拟显示,首先会形成一个很深的撞击坑,然后反弹成一个浅得多的大坑。紧接着坑中及周围的地壳会因极度高热而熔化形成熔岩;熔岩首先灌满撞击坑,然后再流出坑沿,撞击坑最终被淹没。
“天体碰撞论”看似完美,却仍需接受进一步的推敲。毕竟如此猛烈的天体撞地球不会只留下一个撞击坑,撞出的宕石和尘埃应该遍布全球。问题是科学家们找遍了全球,也未能在二叠纪岩层中找到任何小行星或营星的痕迹。
在寻找队伍中,来自美国俄勒冈大学的格利戈里·瑞塔拉克教授寻找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南极洲。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率领一个探险小组前往南极寻找三叠纪的岩石。一番找寻之后,有一个宕床引起了他的注意。该岩床正好属于二叠纪末期并且其中包含的石英颗粒呈现出明显异常的特征。石英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晶体,通常为白色且半透明,而该岩床中的石英颗粒却不仅不呈白色,而且根本不透明。同时在显微镜下面还明显可见这些石英颗粒中包含着奇怪的平行结构,以及被熔化的特征。由此看来,这些石英一定经过极大的强力冲撞,似乎正符合“天体碰撞论”。
然而,当瑞塔拉克进一步检视证据时,却又发现外来天体杀灭恐龙后,不仅留下大量变了形的石英,而且带来了大量主要在外太空才有发现的铱元素(铱元素在小行星或彗星中很常见)。在瑞塔拉克找到的二叠纪末期者床中,不仅铱元素含量极少,而且变形石英颗粒也不算多,这显然与想像中的“杀手”天体的15公里直径毫不相称。至此,“天体碰撞论”真是得打上一个大问号了。
- 上一篇:二叠纪生物灭绝之谜(3)(图)
- 下一篇:二叠纪生物灭绝之谜(6)
- 沉香与个人财富的关联
- 次声波是什么
- 火山喷发为什么会有闪电?
- 为什么吸尘器可以吸走灰尘?
- 为什么洗澡时手上会有许多皱纹?
- 地球水源可能来自貌似彗星的小行星
- 探索之旅:史前岩画的谜团 地球上曾有半兽人
- 古代文明六大谜团待解:狗的起源难破解(1)
- 变色传情达似人类语言 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2)
- 变色传情达似人类语言 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3)
- 神秘地带食人之谜 细细沙地原是危险地带(1)
- 神秘地带食人之谜 细细沙地原是危险地带(2)
- 科学家找到亚当 全人类拥有同一位祖先(2)
- 科学家找到亚当 全人类拥有同一位祖先(3)
- 科学家找到亚当 全人类拥有同一位祖先(1)
- 人类起源地研究争议:我们究竟从哪里来
- 水真的是生命的唯一源泉
- 50年间数千美国人称遭外星人绑架 科学家解谜
- 发现能将水滴冻在墙上的材料 飞檐走壁有望成真
- 并非外星人来到地球 专家揭开新疆9-19UFO真相
- 秦始皇陵:沉睡地下的千古之谜为何无法揭开
- 深圳傍晚惊现“空中城墙” 气象局:是远方薄云
- 埃及继续破解金字塔之谜 用机器人深入井筒探测
- 女儿国消失之谜 《西游记》的描述并非完全虚构
- 45亿年前的古老的海水到哪里去了
- 炎帝到底在哪湘陕晋三省“争”始祖
- 浮游生物能呼风唤雨
- UFO曾飞临英军基地 撒切尔夫人封锁消息
- 重庆“怪坡”之谜 科学测量有答案
- 蜘蛛为何在天花板如履平地
- 是谁让心脏长在左边
- 能预报天气的神奇泉水
- 千奇百怪的土地:长巨形蔬菜的怪地
- 长白山天池怪兽是真是假
- 千奇百怪的土地:飞鸟不栖之地
- 海水冷藏二氧化碳的秘密
网友关注
- 两害相权取其轻
- 牙膏牙刷品种多 怎么买有讲究
- 人类制造的最后一台机器?
- 防治流行性感冒从日常做起
- 经典的魅力:大数学家的混沌史话
- 模拟联合国活动学习资料
- 电梯惊魂为何源源不断?安全乘坐你需要知道这些
- 陈庆:“土专家”的猿情
- 源远流长的机器人
- 能不能吃“苦” 基因说了算
- 准确预报天气还是件挺难的事
- 血压高,准备10个问题去看病
- 有种自恋叫过度自责
- 许传森:把“泡沫”做成“面包”
- 糖炒栗子为什么要用黑砂?
- 人体生物电与预防物理污染
- 黄士松:慧眼识风云
- 为什么要以地球标准去寻找地外生命
- 防治流脑切莫“重少轻老”
- 掰响手指容易 掰清原因很难
- 基因真的能决定性格吗?
- 不紧跟前车可减少“幽灵堵车”
- 故宫里如何做研究
- 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 地球到底怎么了?
- 辽阔海疆守安宁 舰艏行处是长城
- 南仁东:“一口气”领中国迈向星辰大海
- 为啥总觉得饿? 都是激素惹的祸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克隆猴“姐妹”为多种疾病诊疗带来希望
- 用micro:bit打造区块链
- “春捂”得法 可有效减少发病几率
- 点数钞票或是心灵慰藉强心针
- 腿上的“小蚯蚓”
- 去非洲旅行要警惕哪些“怪病”
- 血液干细胞逆转Ⅰ型糖尿病新疗法
- 助眠产品真能让你睡个好觉?
- 飞天航路越千年
- 细菌基因扩散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 吃花胶补胶原蛋白吗?真相是:还不如吃鸡蛋!
- 多肽涂层技术突破细胞培养“瓶颈”
- 研究称母海狮可凭视觉辨别其幼崽
- 心脏为何很少得癌
- 想打喷嚏别忍着 伤了鼓膜划不来
- 虚虚实实说鲁班
- 植物学家钟扬:他给未来留下科学的种子
- 他走了,留给未来四千万颗种子
- 将“快乐教育” 融入车模教学之中
- 那只会敬礼的猴子
- 漫长岁月,鸟类怎么搞丢了牙
- 海量支付 网联平台兜得住吗
- 故宫“掌门人”谈遗产如何重塑生活
- 为什么混血儿的相貌更好看?
- 廉价药去哪儿了 大数据或可出力
- 许映龙: 破译台风密码
- 一颗邻近恒星有4颗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
- 猎豹为什么跑得快
- 为什么说 “一鸽胜九鸡”
- 中医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 “和合二仙”
- 呵护你的小心肝儿 别让脂肪霸占
- 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 首个实体商业数字化开放平台诞生
- 四瓶矿泉水重量背起就走 “空调背心”投放市场
- 新血液检测法能诊断多种早期癌症
-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 “美人鱼”——儒艮
- 水,这东西……
- 羊奶为何被称为“奶中之王”
- 你经常被负面情绪困扰吗?
-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
- 特斯拉发布最快电动跑车 未来也许会飞
- 靠输液预防脑卒中靠谱吗?
- 山桃一枝报春来
- 太阳要变“冷美人”
- 打破物理规律的怪石头
- 为你揭开ICU的神秘面纱
- 动物卫士刘秀梵:“擒”病于未然
- 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会是什么样
- 北豆腐南豆腐和内酯豆腐哪种营养价值更高
- 杨军: “开垦”太阳系外宜居星球
- 这10种病都犯在一个“饱”字上!
精品推荐
- 武都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30/20℃
- 甘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8/2℃
- 安定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1/11℃
- 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4/11℃
- 惠农区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9/16℃
- 临夏州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5℃
- 高唐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6℃
- 保亭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7/25℃
- 阿勒泰区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17/6℃
- 和静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