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钟离权

钟离权

  钟离权姓钟离,名权,字云房,一字寂道,号正阳子,又号和谷子,汉咸阳人。因为原型为东汉大将,故又被称做汉钟离。少工文学,尤喜草圣,身长八尺,官至大将军。后因兵败入终南山,遇东华帝君授以至道。乃隐于晋州羊角山。道成,束双,衣槲叶。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意为「天下第一闲散汉子」。全真道尊他为「正阳祖师」。后列为北宗第二祖。亦为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传承:据载钟离权得东华帝君授以赤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后又遇华阳真人,得太乙刀圭,火符金丹,洞晓玄玄之道。最后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一洞中得轩辕黄帝所藏玉匣秘诀,遂成为真仙。后游庐山,遇吕洞宾,授之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后形成钟吕金丹派,对宋元道教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传奇:正阳祖师授度吕洞宾后,复历庐山,登三级红楼冉冉升空。有诗赞曰:「铁笛曾闻跨虎仙,金丹亲向帝君传。临行付与纯阳子,三级红楼上碧天。」

  生辰:农历四月十五日生,五月十八日上升。

  著作:《还丹歌》、《破迷正道歌》。

  封号:元世祖封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

  钟离权,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有关钟离权的仙话颇为不少,据《历代神仙通鉴》卷9、《列仙全传》卷3等书的记载,其主要仙话故事大体如下:

  汉钟离、为汉代人。其父钟离章是东汉大将,以征北胡有功,封燕台侯。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

  钟离权涎生时,就有一段神话传说∶有一巨人,大踏步进入其母内室, 自云“我是上古黄神氏,当托生于此”,顿时“见异光数丈如烈火”,一位大仙出世了!这位大仙一降生,就象三岁,小儿一般大,天生一副福相:顶圆额广,耳厚眉长,目深鼻耸,口方颊大,唇脸如丹,乳远臀长”,更为罕见的是,儿昼夜不声不响不哭不吃,第七天突然说了一句,语惊四座:“身游紫府、名书玉京。”紫府”与“玉京”是玉帝的宫城,这就是说他是玉皇大帝仙班中的一员。因其“自幼知识轻重,于是父亲给他起名为“权”。

  钟离权长大以后,俊目美髯,身长8尺,一表人材,不久官谏议大夫。当时吐蕃造反,钟离权奉诏出征。权臣梁冀妒忌,怕他立了头功,就给他老弱残兵二万,军至前防扎营未稳,敌人乘机劫营,军士尽散。钟离权败走独骑逃往山谷,迷失道路,夜进深山密林,后遇到一个蓬头佛额、身穿草衣的胡僧,引钟离权行走数里来到了一个村庄。说:“此处是东华先生成道的地方,将军可以歇息矣。钟离权未敢惊动庄中人,不一会儿,忽听有人说:“此碧眼胡僧饶舌也!”只见来人身披白鹿裘、扶青藜杖,接着又问说:“来者非汉大将军钟离权否?”钟离权应声道:“是”。老人又说:“你为何不寄宿山僧之所?”钟离权闻而大惊,仔细一想,老人怎么已知道我前来,此必异人。此时钟离权已饥饿交迫,疲备不堪,已有鸾鹤之志,乃回心向道,向老人哀求度世之方。这位老人乃东华先生,叫王玄甫,是位上仙。他授钟离权以长生真诀、金丹火侯及青龙剑法。《续文献通考》曰∶“东华少阳帝君号帝君于终南凝慢洞以道授徇钏离权。”后来,又遇到华阳真人传其太乙刀圭、火符内丹、洞晓玄玄之道。在崆洞紫金四皓峰得玉匣秘诀,成了真仙。玉帝封其为太极左宫真人。

  此后,钟离权或隐或现,历魏至晋,又做了边关大将。改名为“金重见”,即“锺”字的重显。此时的金重见长相与打扮有些古怪:“丫头坦腹,手摇棕扇自若,赤面伟体,龙眼虬髯,见晋帝骄奢,遂解印而去”。到了唐末,他又出现,度了吕洞宾。

上一篇: 赵惠宗 下一篇: 张辞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