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王彦威

王彦威

  王彦威(1842~1904),字 甫,县城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历任工部衡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军机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光绪十二年(1886),为军机处汉官领班章京①。清代自道光中期始,对外交涉日益增多,光绪朝更是频繁。但外交文件从未系统刊行,依靠外籍转译,失实颇多,政治、军事、外交十分被动。王彦威先从“大库”抄录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钦定未刊的《筹办洋务始末记》,以及光绪元年至十二年外交案卷,再从十二年起,每日记载诏令、奏章、摺片、条约、照会、电报、会议纪录及“留中”②不发机密文件。内容涉及外交、政治、军事、教育、商务、实业、交通、边防等。采用编年体纪事,区别情况,慎重选择,对关文大计、各国使馆照会、签订条约作为根本要旨。

  王彦威在军机处繁忙公务之暇编纂,往往夜以达旦,10余年积稿盈笥。光绪二十六年,慈禧误听外国主子要光绪执政的谎言,利用义和团,谕旨各国使臣3日回国,由军机处发出。王彦威得知,奔走荣禄等重臣之间,说:“都城内外,乱民纵横,使臣一出,必遭其祸,从此外交决裂不可收拾矣。”慈禧专权,呼号徒劳。王痛哭流涕说:“恨吾卑,无奏事权,不能救国也。”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皇出逃。王彦威掘地深藏手稿,随行西安。还都后,十分不满慈禧卖国行为,与其子王亮说:“不惜城下之盟,纳款请成,遂据榻旁而睡。棋输一局,错铸九州。”终于忧郁成病,于病榻将手稿整理成《筹办洋务始末记》182卷。光绪三十年五月病卒,终年63岁,归葬委羽山。遗嘱王亮;“身可杀,书不可亡。”

  王亮(1881~1966),字希隐,王彦威侄,过继为子。清末毕业于北京大学堂与南京陆师学堂。历任陆军部员外郎,国务秘书,驻秘鲁嘉里约领事,外交委员会科长,外交部条约委员。考察西方9国与日本,出使16个国家,深知外交艰巨。继父遗志,搜集续编光绪三十年至宣统三年(1911)外交史料,费时10年编成,连同《筹办洋务始末记》,共243卷,取名《清季外交史料》,又编《索引》与《外交年鉴》于书后。国事多舛,十余年未能刊行,王亮多方奔走。蒋介石于民国20年(1931)9月写序,蔡元培、徐世昌、胡适、蒋廷黻、章梫均为书作序,终于在民国23年刊行。29年,黄岩遭水旱虫灾,王亮任民食救济委员会委员。33年,任社会救济事业协会理事长。人民政府成立后,任县政协一二三届委员。

  王彦威还著有《西巡大事记》12卷,以及《清朝掌故》、《清朝大典》、《枢垣笔记》、《史汉校勘记》、《秋灯课诗屋图》、《黎庵丛稿》等。王亮还著有《清代条约章分类表》、《清季外交史料地图》16帧。

  ①军机处领班章京,军机处为辅佐皇帝政务机构,由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组成,执掌国家政令。军机章 京由满汉两班组成,是军机大臣重要助手,称为小军机。

  ②“留中”,经皇帝批阅不发的奏议。

上一篇: 韦瓘 下一篇: 魏扶

王彦威作品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