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孙楚

孙楚

  孙楚(约218--293)西晋诗人。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史称其“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多所陵傲,故缺乡曲之誉。楚少欲隐居,谓王济道:“吾欲漱石、枕流。”济笑道:“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道:“枕流欲洗其耳;漱石欲厉其齿。”年四十余,始以著作郎参镇东军事。魏末,孙楚已40多岁,才入仕为镇东将军石苞的参军,后为晋扶风王司马骏征西参军,晋惠帝初为冯翊太守。死时大约70多岁。刘义庆《世说新语》载其轶事一二。《孙楚集》据《隋书·经籍志》载,凡12卷,今佚。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辑有《孙冯翌集》。
  孙楚,字子荆。约当生于曹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 , 卒于西晋惠帝元康三年(294年)。太原中部(今山西平遥县)人。西晋文学家。
  自东汉以来,孙氏即为中都大族。孙楚祖父为曹魏时中书令孙资,逊位后官赠骠骑将军,其父孙宏,亦宫至南阳郡太守。孙楚自幼才藻过人,但却恃才自负,高傲不群,在乡里没有好的声誉。在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制度下,他的青年时期只得在家乡渡过了。直到4O岁出头,才到当时的镇东将军石苍幕府中参谋军事。不久,入朝廷,为佐著作郎,辅助修史。魏元帝曹奂景元后,石苍位至骠骑将军,孙楚又回到石苍幕府参谋军事。由于他自负才气,很瞧不起他的武夫上司,常常在言语上表现出对石苍的不敬。石苍为报复他,曾上书朝廷,说他讪毁时政。孙楚得知后,立刻上书自辩。一时间,两人关系更趋紧张。同时,孙楚还常常与他的同乡人、任尚书的郭奕口舌相争,使得朝廷达官对他都有意见。晋武帝司马炎虽然表面上没有治他的罪,但内心中也责怪他,所以对其放置不问,遂使他数年无官可做。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末午,封司马懿之子司马骏为扶风王。孙楚原与司马骏关系较好,即到司马骏那里做军事参谋。后到地方任过县令,转任朝廷禁军司马。晋惠帝即位后,孙楚出任了冯翊太守,直到去世。
  孙楚仕途曲折坎坷,但他以其超群的才藻,给后人留下了一些诗赋、书信等,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料.孙楚的作品至南朝梁时,即有编定的集子,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当时他的集子共有6卷。到清朝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共收录他的赋17篇,另外,还有奏议,书信等。
  从保留下来的作品看,他关心现实,特别是对于当时以品第选人的制度深怀异义。据《晋书》本传记载,孙楚在禁军中担任司马时,有一次,有人传言说在武器库的井中发现了龙。朝廷大臣就此事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是吉祥之兆,上表称贺,也有认为龙蛰于井中,是不祥之兆,保持缄默。孙楚就此也上了一封奏章,借题发挥,认为是西晋朝廷不能举贤任能的象征。他说:“夫龙或俯鳞潜于重泉,或仰攀云汉游乎苍昊,而今蟠于坎井,同于蛙虾者,岂能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他劝告普武帝耍“赦小过,举贤才”,就象殷王武丁渴求得到博说,周文王寻求姜尚那样, “申命公卿,举独行君子可敦风厉俗者,又举亮拔秀异之才可以拨烦理难矫世抗害者,无系世族,必先逸*.”这种用人思想,是对世族统治的反抗,能在当时提出来,足见其胆识过人。
  可以说,这种思想,贯穿在他的整个活动中。他在一篇《杕杜赋》中也曾说过, “无用获全,所以为贵;有用获残,所以为*,”激烈地抨击当时的门阀制度,认为那些达官显贵,都是无用之徒,而那些贫*有用之人,却多遭残害。在另一篇《论求才》中,他更直接了当地说: “假若秀才答五问可称,孝廉答一策能通,此乃雕虫小道,何关治功?得人以此求才,徒虚语耳!”从这些议论中,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仕途坎坷,久不得遇了。
  尽管孙楚仕途坎坷,但他并不逃避现实,对现实仍然充满乐观态度。在他的诗赋中,很少颓废厌世之调,而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奋发精神。他的《登楼赋》对长安城内外景象的描述,便是一例。其中, “牧竖吟啸于阡陌,舟人鼓枻而扬歌。营巷基峙,列室万区,黎民布野,商旅充衢”数句,将长安城外的田园风光及城内市区景象,描写的历历在目,逼真可信。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爰和对现实的追求。
  孙楚的送别之作对人生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例如他的《征西官属送于陟阳侯作诗一首》便是这样。 “天地为我炉,万物—何小。达人垂大观,诫其苦不早。”表现了对死生的无虑,以及对征人的深切慰勉。爱语文
  孙楚青年时期,就与同郡的王济过从甚密。王济十分赏识他的才华,对他的评价是: “天才英博,亮拔不群”。他的《除妇服诗》作成后,首先拿给王济看,王济看后感慨不己,说它是文生于情,情生于文,真正充满了感情色彩,能够打动人心。说明他的早期作品就达到了—定的艺术境界,也说明他的作品是缘情而发,不是无病呻吟。他在魏晋文坛上虽然不可跻身前列,但也在当时文学发展道路上铺上了一块小小的石子。
  孙楚部分诗作:
  
  答弘农故吏民诗
  昔我先侯。迈德垂化。康哉之咏。实由良佐。惟余忝辱。弗克负荷。每历贵邦。仰瞻泰华。追慕先轨。感想哀嗟。诜诜臣故。爰及羣士。皓首老成。率彼邑里。阐崇高义。长幼以齿。
  除妇服诗
  时迈不停。日月电流。神爽登遐。忽已一周。礼制有叙。告除灵丘。临祠感痛。中心若抽。
  太仆座上诗
  朝钦厥庸。出尹京畿。回受太仆。四牡騑騑。绿耳盈箱。翠华葳蕤。勋齐庭实。增国之晖。
  会王侍中座上诗
  显允君子。时惟英邵。玄貂左移。华蝉增曜。
  祖道诗
  仰天惟龙。御地以骥。利有攸往。不期而至。
  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
  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三命皆有极。咄嗟安可保。莫大于殇子。彭聃犹为夭。吉凶如纠纆。忧喜相纷绕。天地为我垆。万物一何小。达人垂大观。诫此苦不早。乖离即长衢。惆怅盈怀抱。孰能察其心。鉴之以苍昊。齐契在今朝。守之与偕老。
  之冯翊祖道诗
  举翮抚三秦。抗我千里目。念当隔山河。执觞怀惨毒。
上一篇: 孙中山 下一篇: 石崇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