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石延年

石延年

  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宋代的文学家和书法家,祖籍幽州(今河北省涿县),后迁宋州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以武臣叙迁得官,曾任光禄大理寺丞,后任太子中允。他对北宋的边防很有主见,主张平时加紧练兵,以防患于未然,宋仁宗时曾建议为了加强与契丹和西夏的边防应挑选将领加紧练兵,因为当时北宋已经30多年没打过大仗了。但宋仁宗没有采纳,后来西夏开始进攻北宋,北宋朝廷才开始起用他,根据他的主张,在河北、河东、陕西编练了几十万乡兵,他后来奉命出使办理军务时,对于各地兵将的勇敢与胆怯,粮草的多少以及山川河流等情况都很了解,同行的官员对他非常佩服,但是当时北宋政府推行的是苟安求和的政策,石延年才华难以施展。

  石延年所做文章雄劲有力,最善于作诗,他的书法也很有名,笔划遒劲,颜筋柳骨,曾经用南唐澄心堂的纸为欧阳修作诗,为宋初著名诗人,著有《石曼卿诗集》。石延年死后26年,他的老朋友欧阳修专门作了《祭石曼卿文》,这篇祭文写得低回缠绵而又凄清超逸,表现了友谊的诚挚和思念的深沉。笔意驰骋,变化自如,是同类抒情散文中的佳作。

  石延年性情豪放,饮酒过人。传说宋仁宗爱其才,劝其戒酒,他戒酒后,酒渴成病,英年早逝。义士刘潜,酒量也很大,喜欢和石延年比酒量。有一次,他俩在新开业的王氏酒楼欢饮,从早饮到晚,不发一言。第二天,京都的人都传说,有两位酒仙,在王氏酒楼喝酒,喝了一天,面不改色。过了一段时间后,才知道传说中的酒仙就是石延年和刘潜。

  石延年任海州通判时,有一天刘潜来访,石延年请他到船上,豪饮起来。一直喝到半夜,眼见酒快喝光了,看见船上有一斗醋,就把醋倒进剩下的酒里,又喝起来,一直把酒醋全喝光,此时也大亮了,又喝了一整夜。

  说石延年是个酒怪,是因为他别出心裁地创造了多种怪诞的饮酒方式。例如他蓬乱着头发,赤着脚还带着枷锁饮酒,谓之“囚饮”;他与人在树上饮酒,叫作“巢饮”;有时用稻麦秆束身,伸出头来与人对饮,称作“鳖饮”;夜晚不点灯,与客摸黑而饮,说是“鬼饮”;饮酒时一会儿跳到树上,一会儿又跳到地上,说这是“鹤饮”。名堂之多,不一而足。

  北宋天圣年间,京师开封的闹市上新开了一家王氏酒楼。一天,来了两位气貌雄伟、不同流俗的客人。他们上得楼来便坐下饮酒,一句话也不说,一杯接着一杯,饮个没完。店主见多识广,看到过很多豪饮不醉的酒客,却为这二人的酒量暗暗吃惊,心想这二位一定不是平庸之辈。于是很殷勤地献上果品菜肴,并不时地送上名酒。只见这二人饮食自若,目不傍视,还是一言不发,一杯接一杯地喝酒,足足喝了一天,毫无醉意,直到天黑了才站起来互相施礼后扬长而去。第二天,京城里盛传王家酒楼来了二位仙人饮酒,一时间传得神乎其神。其实,这二人并不是什么仙人,而是诗人石延年与他的朋友刘潜。

  石延年酒量过人,诗名也大。他磊落英才,豪放旷达,而且不拘礼法,不慕名利。早年,他经过考试,进士中第,这对一个读书人来说可是一件事关终身的大事。可是偏偏这时有人告状,说是本科考试有人作弊。朝廷闻知下令复考。结果,有几个人因不及格而重新落第,这中间竟也有石延年。当时他们都已被朝廷认定为进士,勅牒、朝服也已拿到,大家正聚集在兴国寺欢庆。突然有命令下来,追回复试落第人的一切证件及官服等。那些落第者一时惊呆了,不禁失态,号啕大哭起来。只有石延年一人非常镇静,若无其事地脱下了靴袍交还给使者,然后穿着内衣、头带幞头,重新落座,与大家谈笑欢饮,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他还以唐人成句,集成一首《下第》诗:

  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

  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

  后来,为安抚人心,朝廷授给那些落第者第三班借职的小官。大家不免有些庆幸。可是石延年却写了一首绝句: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从此罢称乡贡进,直须走马东西南。在这首诗中,石延年巧妙地把各种官名嵌在句子中,竭尽讽刺、嘲笑之能事,表现了他对于科举制度与官职仕进的蔑视。

  石延年死后,他的酒友苏舜钦写了一首诗《哭曼卿》,诗曰:

  去年春雨开百花,

  与君相会欢无涯。

  高歌长吟插花饮,

  醉倒不去眠君家。

上一篇: 沈邈 下一篇: 沈唐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