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敦刻尔克手下留情之谜
在即将把英国军队赶下大海的那一刻,希特勒忽然停止了进攻。这成为二战历史上的一大谜团。希特勒在想什么
希特勒命令:停止前进
1940年5月24日,本来就不太宁静的英吉利海峡显得更加焦躁不安,天空中大雨如注,地面上一群疲惫之师,正在缓慢地向敦刻尔克港撤退,他们是英国人、法国人组成的联军,约有40万之众。仅仅半个月前,法西斯德国的军队突然发动“闪电进攻”,英法联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兵败如山倒,如今已被压缩在敦刻尔克周围的一个长20英里、宽15英里的狭小三角地带中。
德军的装甲部队、步兵和炮兵已从东西和东南面包抄过来,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把龟缩在敦刻尔克的英法军队一举歼灭。只是“铁锤”尚未落在“铁砧”上。英法联军身后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命运危在旦夕,除非有奇迹出现,否则他们将面临一场大屠杀。
然而,就在英法联军陷入绝望之际,奇迹真的出现了。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戛然而止,而命令德军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的,竟是德国最高元首希特勒。杀得性起的德军装甲集群只能眼睁睁看着眼前这一大群“羔羊”徒呼奈何。两天之后,这个奇怪的命令才被取消,部队开始再次前进,可是速度锐减。
敦刻尔克港对面的英伦三岛抓住这救命的时机,全国动员,渔船、客轮,游艇、救生艇,不论大小,只要能搜罗到的船只都开往英吉利海峡,抢救被围困的官兵。经过9日 9夜的奋战,34万多名士兵撤到了英国的海岸上,其中大多是英军。4年以后,这些“羔羊”们变成了狮子,在诺曼底登陆战中重返欧洲战场,参加了对德军的反攻。
希特勒的前辈
希特勒的这道停止前进的命令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看来都是极其愚蠢的。盟国自己也同样对德军突然停止前进感到不可思议。以当时德军的兵力及其势如破竹的进展,要踏平近在咫尺的敦刻尔克,根本用不了10天的时间。可是他们却停下来了。德国空军虽然仍在持续轰炸,却也只是恐吓的性质。这被不少学者视为二战中的第一个不解之谜。
对于当时希特勒发出的这项带来严重后果的命令的目的和动机,半个世纪以来,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作出了种种猜测和解释。有人说是德国空军想要抢功,有人说是德军的确需要休整,有些学者说,这其实是希特勒尽可能地争取英国在苏德战争中保持中立的一个外交伎俩,只是后来的形势发展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才使他这一外交“妙笔”成为了“败笔”。
对已经倒地的对手手下留情在德国对外战争中是有过先例的。1866年,为扫清普鲁士领导德意志联邦走向统一道路上的障碍,“铁血宰相”俾斯麦策划了普鲁士对奥地利的战争。当普鲁士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俾斯麦却又极力主张适而可止,反对威廉一世直捣维也纳,割取萨克森,羞辱奥地利的想法。最后在俾斯麦的坚持下,普鲁士与奥地利签订了一份非常宽容的条约,结束了这场战争。
俾斯麦是这样考虑的:尽管普鲁士已经击垮了阻碍德国统一的丹麦和奥地利。但是,在未来的德国统一的道路上还横亘着一个更为强大的障碍——法国。所以不应该过分羞辱奥地利而使其将来成为普鲁士的敌人。最后果然如俾斯麦所计划的,奥地利在4年以后的普法战争中保持了中立。
希特勒在1940年面临的形势与他的前辈俾斯麦有几分相似,只不过奥地利的角色换成了英国。
希特勒的谋略
开战以前,希特勒在欧洲的战略思想是击败法国,把英国的势力赶出欧洲大陆,竭力向苏联的方向扩张。事实上希特勒也明白以当时德国海军的能力,是不可能像征服波兰一样征服隔海相望的英国的。而且英国是一个殖民地大国,一旦灭亡,其海外殖民地体系将会崩溃。而德国自从一战后就丧失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海外力量几乎为空白,现在又忙于战争,短时间内也接收不了那么多殖民地,不可能从英国的灭亡中得到多少好处。反倒是对欧洲战事冷眼旁观的日本和美国将成为英国灭亡之后的最大受益者。这是德国所不愿看到的。
另外希特勒鉴于一战德国两线作战的教训,在二战前夕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才放手横扫西欧。现在不共戴天的仇敌法国已经倒下,他正准备进攻苏联。为了再一次避免两线作战,与英国议和就意义重大了。
希特勒认为,即使从英国人的角度思考,议和也是理性的选择。英国对欧洲大陆的传统政策是“均势”外交,在德国取得了欧洲战场上的巨大胜利之后,英国已失去继续奉行先前抑制德国政策的意义。英国只有与欧洲大陆上的强权结成联盟,才能够保住自己的殖民帝国。而且希特勒认为,当时英国这个老牌殖民帝国正面临美国这个新兴强国的挑战,如果英国人现在退出战争,美国在三十年内都将没有机会与之角逐。
不理性的英国人
于是,希特勒的将军们惊讶地发现元首竟然在用钦佩的口吻谈到大英帝国,谈到它的存在对世界稳定的意义,谈到英国给世界带来的文明。他说英国把德国以前的海外殖民地还回来当然好,就是不还也行,甚至表示要派部队支援英国,只要英国卷入任何地方的任何纠葛。显然他已经准备与英国缔结和平协定,结成长期的联盟了。
英国的力量已被赶出了欧洲,它阻止德国的行动已不可能,全歼它的远征军,但又不能彻底征服英国,将无助于下一步与英国握手言和,无助于使英国在未来的德苏战争中对德国保持友好的态度。于是希特勒有意在敦刻尔克给英军留一条退路。当德军坦克部队越过阿河一线,准备给英法联军以彻底打击的关键时刻,希特勒却强令他们撤回阿河西岸。这使得已经围就的敦刻尔克“袋形阵地”又重新敞开了。
希特勒打算效仿他的前辈俾斯麦,这个时候手下留情,既保存了自身的实力,显示了德军的力量,又使英国避免一场奇耻大辱。只要德国宽宏大量地提出和谈,英国没有理由不接受体面的和平,或许还可以合作抗苏。即使是无法与英国达成和解,但至少也可以争取到英国在苏德战争中的中立。
可惜英国人并不像德国人那样理性地判断眼前的局势。法国投降之后,强硬的丘吉尔成为新的英国首相,毫不犹豫地拒绝与纳粹法西斯言和。希特勒这才开始实施准备在英国登陆作战的“海狮”计划。与德国制订的其他军事行动计划相比,“海狮 ”计划明显地缺乏周密的考虑和充分的准备,如同一场精心设计的虚张声势,其目的仍在于迫使英国求和。不过最终战争还是没有向着希特勒设想的方向发展。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所以被称为谜,是因为希特勒轻易放跑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始终与德国为敌的英国人,为英国保存了有生力量。可是如果德英之间在1940年实现和解的话,这项命令还会被认为奇怪吗考虑到当时英国的处境和大战爆发前英国对待德国的态度,这一点并非不可能。
希特勒煞费苦心策划的这次外交策略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的思维值得借鉴。战争就其意义来说只是一种比较强硬的外交,是一种比较有力的谋求谈判的方式。战或不战都是由外交“大棋局”决定的。
- 上一篇:长崎未爆原子弹的真实下落
- 下一篇:大雪挫败苏军摩步师
网友关注
- 父亲的发薪日
- 你不要像你爸
- 嗨,我又结婚了!
- 我需要一个下雪天(I Need a Sn
- 如果爱情会说话
- 长脖子熊
- 洗澡时爱唱歌的青蛙
- 蜘蛛黑豆儿
- 针线有爱
- 一种智慧叫弯曲
- 强盗黑乌鸦投降
- 白衣飘飘的爱情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54条曼龙鱼
-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 爱孩子,请先爱你的另一半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怕穿皮鞋的母亲
- 两个猪宝贝
- 象先生客厅里的画
- 一套童话书
- 丫形苹果树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气球的故事
- 风儿来到大海上
- 快乐的小箩筐
- 四姑娘
- 你考虑过爱情的感受吗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陪着父母去旅行
-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 眷恋最后那道光
- 喜欢和爱是两码事
- 等你回家
- 父亲母亲
- 河马先生的大雨伞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唏哩呼噜当大侠
- 豪猪先生和谁赛跑
- 选择伴侣就是选择后半生
- 小猪和狐狸
- 神剑上的字
- 靠近你,温暖我
- 大象来做客
- 冰上蝴蝶陈露的浪漫爱情
-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 我替你记忆一切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简介
- 穿山甲球球
- 树洞里的朋友
- 把最爱给谁
- 棕熊先生的开心早茶
- 爱读报的狮子
- 张辉泽:带领乡亲把百香果变成致富“金果果
- 狗熊先生举重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小猪上学记
- 像音乐和像锤子的敲门声
- 最美味的早餐
-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 爱吃海胆的绿鳞鲀
- 给老爸的快递
- 一生都在热恋
- 草丛里奔跑的苹果
-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 好饿好饿的鱼
- 螃蟹的生意
- 卖名字
- 床的左边是海,床的右边是山
- 父亲的花
- 第五只气球
- 满头鲜花的熊
- 一棵很高很大的树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粉色伞裙
-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 嘎嘎木屋搬家
- 池塘里的圆月亮
- 笼中鸟
精品推荐
- 琼海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5/26℃
- 河津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风,风力:<3级,气温:24/19℃
- 沁水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2/14℃
- 乐东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7/25℃
- 尖扎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风,风力:<3级,气温:25/11℃
- 同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东风,风力:<3级,气温:22/7℃
- 东台市05月30日天气:阴转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4/19℃
- 五家渠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0/10℃
- 海西州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南风,风力:<3级,气温:22/10℃
- 乌鲁木齐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