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衣食住行
宫闱秘事,皇帝的私生活,外间了解者不多,因此,民间总会有种种离奇的传说。事实上,皇帝也是正常人,也有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
皇帝并非时时龙袍加身
为皇帝管理衣着的太监,名为“四执事”,四者:冠,袍、带、履。“四执事库”,即乾清宫东廊的端凝殿,取“端冕凝旒”之义。
皇帝用的衣料,不必外求,由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衙门负责制办;其他如皮木桶子则由边疆西北各省进贡,需要从市场上购买的,不过“贴边、兜布、子母扣和线这些小零碎”。不过,据溥仪记载,光是制作前述的皮棉衣服,这些“小零碎”就开支了银元2100余两。
在穿的方面,坊间有一个错误的观念:皇帝一出场必是龙袍在身,或者明黄袍褂,事实上大谬不然。除了仪典所定必须照制或服御以外,皇帝便殿燕居,乃至接见大臣,都着便服;不过那时的便服,即是现在的中式礼服,包括长袍与现在称为马褂的“卧龙袋”,以及瓜皮帽等。
御膳房只是个摆设
关于食,溥仪有过一段很生动的描写:皇帝吃饭另有一套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
到了吃饭时间——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由于溥仪住在养心殿,无人管束,故可任意而为。在溥仪以前,宫中传膳的时间是固定的)——溥仪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不等回声消失,由几十名穿戴整齐的太监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
进到明殿里,由套上白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盒具是绘着龙纹和写着“万寿无疆”字样的明黄色瓷器;冬天则是银器,下托以盛有热水的瓷罐。
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并且为了同样的原因。菜送来之前,都要经过一个太监尝过,叫做“尝膳”。在这些东西摆好之后,溥仪入座之前,一个小太监叫了一声“打碗盖”,其余四五个小太监便动手把每个菜上的银盖取下,放到一个大盒子里拿去。于是,溥仪就开始“用膳”了。
在一般人想象中,天厨珍供,材料必是无所不有;在烹调上,煎炒烹煮花式繁多。事实上大谬不然。先说材料,平淡无奇,以猪肉、羊肉、鸡、鸭为主,海味极少,鲜鱼罕用;素菜配料,亦不过口蘑、白菜、菠菜、山药、茨菰、萝卜、豆腐、豆芽之类。谈到烹调方法,更是简陋粗糙,大部分都是预先炖好,盛于黄砂碗中,移置铁板之上,下燃炽炭,碗上再盖铁板,复燃炽炭,因此,黄砂碗中始终保持沸滚的状态。一声“传膳”,膳夫们迅速移去铁板,将黄砂碗中的菜,倾覆于御用瓷器中,扣上银盖,即可进奉。
这种菜当然不好吃,溥仪也根本不吃,只将御膳房做的菜远远摆在一边,做个样子。他每餐实际吃的是太后送的菜肴,太后死后由四位太妃接着送,因为太后或太妃们都有各自的膳房(自康熙时代开始,宫内便盛行小厨房制度),而且用的都是高级厨师,做的菜肴,美味可口,每餐总有二十来样。
皇帝不住乾清宫皇后不住坤宁宫
谈到住,帝后妃嫔,各有所居。照理论上说,皇帝住乾清官,皇后住坤宁宫,太后住慈宁宫,太上皇住“东六宫”之东的宁寿宫,妃嫔则住坤宁宫左右的“东西六宫”,但实际情形未必如此。
坤宁宫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坤宁宫的东端两间是皇帝大婚时的洞房。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如果先结婚后当皇帝的,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了)。所以,基本上坤宁宫是不住人的。
而乾清宫自世宗(即雍正)以后,除了穆宗(即同治)因为负气,曾在此独宿外,其他诸帝只有崩没时,遗体才移此“正寝”,生前多不宿此。而是住在养心殿。
东西六宫为妃嫔所居。东六宫分成两排,每排三座:第一排由南往北为景仁富、承乾宫、钟粹宫,此三宫之东,由南往北为延禧富、永和宫、景阳宫。其中最有名的是永和宫,明末为田贵妃所住,无独有偶的是,清朝最后的皇后隆裕亦住永和宫。在隆裕以前,穆宗(同治)嫡母慈安太后住钟粹宫,此为慈安称“东太后”的由来。
西六宫的规制,本与东六宫相同,但从明朝开始即一再改建。翊坤宫为慈禧太后封妃时所住,穆宗即诞生于此。后与储秀宫合并,拆除储秀门,就原址改建为体和殿。
长春宫为慈禧回銮以后所住,后来溥仪的妃子文绣居此。长春宫后面的重华宫,自乾隆开始,亦为皇帝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所在。重华宫的戏台在东面,台前五楹敞厅,名为漱芳斋。辛酉政变后,两宫垂帘,以漱芳斋为“公所”,退朝后在此治事进膳,每月朔望有戏。
此外,东六宫之东为宁寿宫,本为太后所住,乾隆三十七年重修,备为归政后颐养之所,乾隆六十年永定为太上皇燕憩之地。慈禧晚年亦住宁寿宫,主要的原因是:宁寿富有一座三层的大戏台,名为“畅音阁”,便于慈禧“传戏”。
与宁寿宫相对的是西六宫之西的慈宁宫、慈宁宫之西的寿康宫、寿康宫之后的寿安宫。寿康、寿安等宫,为先朝妃嫔,及有“常在”、“答应”等称号的宫眷所住。在宫中,这些人属于被遗忘的一群,所以称寿康、寿安为冷宫。
行至何处都是前呼后拥
谈到行,皇帝出警入跸,都是坐轿子,从64人所抬的“玉辂”,到宫中两名太监手抬的软轿,种类极多。皇帝出宫的机会毕竟不多,无须细叙,而在宫中“行”的情形,颇可一谈。如溥仪所记,即为历来相沿的规制,皇帝不论行至何处,都有数十人前呼后拥。
最前面是一名敬事房的太监,他起的作用,犹如汽车喇叭,嘴里不时发出“吃——吃——”的响声,警告人们早早回避。在他后面二三十步远是两名总管太监,靠路两侧,鸭行鹅步地行进,再后十步左右,即行列的中心。如果是坐轿,两边各有一名御前小太监扶着轿杆随行,以便随时照料呼应。如果是步行,就由他们搀扶而行。在这后面,还有一名太监举着一把大罗伞,伞后几步,是一大群拿着各样物件和徒手的太监:有捧马扎以便随时休息的,有捧衣服以便随时换用的,有拿着雨伞旱伞的。
在这些御前太监后面,是御茶房太监,捧着装着各样点心茶食的若干食盒。当然还有热水壶、茶具,等等,更后面是御药房的太监,挑着担子,内装各类常备小药和急救药,不可少的是灯心水、菊花水、芦根水,竹叶水、竹茹水,夏天必有藿香正气丸、六合定中丸、金衣祛暑丹、万应锭,痧药、避瘟散,不分四季都要有消食的三仙饮,等等。
在最后面,是带大小便器的太监。如果没坐轿,轿子就在最后面跟随。轿子按季节有暖轿、凉轿之分。
- 上一篇:我昨伺候慈禧睡觉
- 下一篇:楚汉大战前夜项伯为什么泄密
网友关注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神剑上的字
- 喜欢和爱是两码事
- 穿山甲球球
- 丫形苹果树
- 爱孩子,请先爱你的另一半
- 爱读报的狮子
- 风儿来到大海上
- 狗熊先生举重
-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 棕熊先生的开心早茶
- 强盗黑乌鸦投降
- 螃蟹的生意
- 象先生客厅里的画
- 嗨,我又结婚了!
- 我需要一个下雪天(I Need a Sn
- 给老爸的快递
- 两个猪宝贝
- 快乐的小箩筐
- 张辉泽:带领乡亲把百香果变成致富“金果果
- 你考虑过爱情的感受吗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54条曼龙鱼
- 爱吃海胆的绿鳞鲀
- 洗澡时爱唱歌的青蛙
- 陪着父母去旅行
- 怕穿皮鞋的母亲
-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最美味的早餐
- 河马先生的大雨伞
- 小猪和狐狸
- 四姑娘
- 好饿好饿的鱼
- 长脖子熊
- 你不要像你爸
-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 卖名字
- 一生都在热恋
-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 把最爱给谁
- 像音乐和像锤子的敲门声
- 等你回家
- 冰上蝴蝶陈露的浪漫爱情
- 针线有爱
- 一棵很高很大的树
- 豪猪先生和谁赛跑
- 父亲的花
- 粉色伞裙
- 树洞里的朋友
- 草丛里奔跑的苹果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第五只气球
- 父亲母亲
-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选择伴侣就是选择后半生
- 一种智慧叫弯曲
- 小猪上学记
- 嘎嘎木屋搬家
-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 靠近你,温暖我
- 池塘里的圆月亮
- 气球的故事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大象来做客
- 笼中鸟
- 床的左边是海,床的右边是山
- 我替你记忆一切
- 父亲的发薪日
- 如果爱情会说话
- 眷恋最后那道光
- 一套童话书
-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白衣飘飘的爱情
- 满头鲜花的熊
- 唏哩呼噜当大侠
- 蜘蛛黑豆儿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简介
- 寄自床底下的信
精品推荐
- 琼海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5/26℃
- 河津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风,风力:<3级,气温:24/19℃
- 沁水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2/14℃
- 乐东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7/25℃
- 尖扎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风,风力:<3级,气温:25/11℃
- 同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东风,风力:<3级,气温:22/7℃
- 东台市05月30日天气:阴转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4/19℃
- 五家渠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0/10℃
- 海西州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南风,风力:<3级,气温:22/10℃
- 乌鲁木齐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