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最后十年的狭窄舞台
西城区护国寺街自打“前清”起,就是北京最热闹的庙会。如今西边街口虽驻扎着时髦的咖啡馆,但不妨碍巷子里豆汁儿叫卖。漫步石板路,行至街东口,市井气息到此为止,再往东,就是曾属于皇家的恭王府、什刹海。一座白墙红门的四合院在街口悄然守望,小院本不起眼,因梅兰芳曾住在这里,被挂牌保护起来。
1986年。梅兰芳纪念馆在此故居基础上成立。2008年陈凯歌电影《梅兰芳》上映后,游人突然多了些。其实,这所宅院与该片没有关系,电影中黎明扮演的那个一身雪白西装的梅老板,不同于这里的中国戏曲研究院梅院长——藏蓝中山装,列宁帽,每天奔波于政府会议、慰问演出。
这就是护国寺街9号院。自1951年,在这座闹市之中的静谧门庭,伶界大王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年,喧嚣又寂寥的十年。
二进小院原是王府马厩
1949年,梅兰芳和他的朋友们一样面临抉择。齐如山是梅兰芳的铁杆支持团队——“梅党”的领袖,他选择去台湾;而梅兰芳毫无迟疑地要留在大陆,唱了一辈子戏,自然是观众在哪他在哪。“再思啊再想!”齐如山以一句戏文作为告别。梅兰芳乐观地说,你到了台湾,我们还可以一起搞戏剧。这对死党一生无缘再见。
1949年10月,梅兰芳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开国大典。1951年4月3日他被任命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他写道:“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今天能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讨论国家大事,又做了中央机构的领导人,这是我们戏曲界空前未有的事情,也是我的祖先们和我自己都梦想不到的事情。”
周恩来建议梅兰芳回北京居住以便工作,并想安排他住回无量大人胡同。梅兰芳婉谢。他说那间宅子已经卖给他人,不希望依靠政府之力迫使人搬出,请政府给他一所小院作宿舍即可。政务院管理局于是为梅兰芳安排了三套房子以供选择,护国寺甲1号院(后门牌号改为9号)是他看房的第一站。小院向东不远是庆王府遗址,此院原是王府马厩,后改建为二进四合院。民国时期曾是国民党军官宿舍。这宅子固然比不上大四合院和小洋楼,但对于梅兰芳来说,廿载颠沛流离,有个安定的家即好,身在新社会,今非昔比。梅兰芳表示对这里很满意,其他两处不必再看。
1950-1951年问,梅兰芳一家陆续搬至北京。不久,两个大儿子都结婚生子,加盖了南房、西跨院后罩房。宅子挤了点,但便于梅兰芳与孙辈们亲近。有一次,孩子们在院里踢球,一脚把球踢进厨房饭锅里,梅兰芳只觉有趣,并不责怪。
客厅与缀玉轩的两重天
小院坐北朝南,东厢房原是厨房餐厅和女儿梅葆玥的卧室,现开辟为梅兰芳的服装道具陈列室;西厢房原是长子梅葆琛卧室,现展览梅兰芳的国画作品,还有齐白石、陈半丁、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等画坛师友赠给他的画。梅兰芳酷爱绘画,当世名家被他拜了个遍,小有造诣。抗战时困在上海不登台,他就靠画画为生。站在院中央,面前北屋一排正房,最东边是梅兰芳与夫人的卧室,两张单人床并排摆放。梅兰芳公务繁忙经常很晚回家,演出后也习惯晚睡,为不打扰夫人休息分了两张床。
正房中间是客厅。门口右手边立着紫檀穿衣镜,镜框周围是螺钿镶嵌的八仙过海图案,这面大镜子放在光线敞亮的地方,是为了方便梅兰芳对镜练功。
如今,客厅说是按原样布置,实际只余一些大件家具摆设,本来的艺术气息大打折扣。原本挂在客厅的,有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双鸽图》、扬州八怪之一金冬心题写的梅华诗屋匾、齐白石和陈半丁合画祝梅兰芳六十大寿的条幅、徐悲鸿为他画的肖像《天女散花图》等。“文革”爆发时,梅兰芳已去世五年,仍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红卫兵冲进梅宅把挂在墙上的字画及梅兰芳与家人、朋友、外宾的合影扫荡一空。连同紫檀、黄花梨的条案、琴桌、椅凳等珍贵家具,至今下落不明。多年之后,《天女散花图》幸运地被人在仓库角落里发现并归还。
主人在时,这间客厅很热闹,盛况不亚于当年的豪宅沙龙。田汉、欧阳予倩、周信芳、袁雪芬、红线女、丁果仙等新时代的同事、同行,都是护国寺小院的座上宾。用梅家厨师的话说,饭桌很少有空暇的时候,总是不断摆上饭菜招待客人。
客厅西侧是寂静的小书房,这是整座院子里唯一一个只属于梅兰芳的房间。透过窗口望去,书房与客厅相通的门楣上,挂着一块匾额:“缀玉轩”。这诗意的名字是为梅兰芳创作剧本的李释戡所拟,意思是采取众家之长融为一体。缀玉轩本不是书房的名字,而是常在书房聚会的“梅党”团体雅号。梅兰芳搬进这所宅子时,梅党早已不复存在,大多数成员逝世,齐如山去台湾,银行家冯耿光留在上海“靠边站”,“文革”中凄凉死去。缀玉轩仍在,故交零落,只余梅兰芳一位孤独的主人。
新社会的“第一劫”
1949年10月底,在北京参加完一系列新中国庆典活动后,应天津市文化局局长阿英邀请,梅兰芳到津演出。其间,他接受了刚由天津《大公报》改组建立的《进步日报》采访。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大谈“戏改”。到1949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时止,经过审查,除了解放区创作的十个新编历史剧和十个新编现代戏,所有剧种的传统剧目加起来只有63出可以上演。民间有旬顺口溜形容可观剧目之少:“翻开报纸不用看,梁祝西厢白蛇传”。记者问梅兰芳“京剧如何改革”,他说出了内心的真正意见:“京剧艺术的思想改造和技术改革最好不要混为一谈……俗话说,‘移步换形’,今天的戏剧改革工作却要做到‘移步’而不‘换形’”。
梅的表达已比弟子程砚秋温和很多,程曾直言,戏改如“卤莽从事,会酿成不易挽救的大错”。
作为刚上任的戏剧改革委员会领导,梅兰芳的一番话无异于“唱反调”。田汉、马彦祥、马少波等文艺界领导批评梅兰芳宣传改良主义观点,与京剧革命精神不相容。当时年仅22岁的小记者张颂甲后来担任了经济日报副总编、中国建材报社长,他在回忆文章中写到自己第二次探望梅兰芳的情景:“才几天不见,梅先生这回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容貌也有些憔悴了……他告诉我:‘已有两三个晚上没睡好觉了’……接着,他焦急并带有埋怨地说:‘这事怎么办?那天我只不过随便和你谈谈,没成想你那么快把文章发表出来,也没成想那么快惹来了许多麻烦……’”
- 上一篇:美女“间谍”105岁
- 下一篇:财经女侠叶檀
网友关注
- 神剑上的字
- 丫形苹果树
- 一套童话书
- 螃蟹的生意
- 蜘蛛黑豆儿
- 小猪和狐狸
- 爱吃海胆的绿鳞鲀
- 棕熊先生的开心早茶
- 象先生客厅里的画
- 像音乐和像锤子的敲门声
- 豪猪先生和谁赛跑
- 白衣飘飘的爱情
- 父亲的发薪日
- 给老爸的快递
- 选择伴侣就是选择后半生
- 爱孩子,请先爱你的另一半
- 我替你记忆一切
- 父亲母亲
- 气球的故事
-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 靠近你,温暖我
- 张辉泽:带领乡亲把百香果变成致富“金果果
- 草丛里奔跑的苹果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粉色伞裙
- 两个猪宝贝
- 长脖子熊
- 河马先生的大雨伞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四姑娘
- 针线有爱
- 你不要像你爸
- 最美味的早餐
- 树洞里的朋友
-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 怕穿皮鞋的母亲
- 一种智慧叫弯曲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等你回家
- 风儿来到大海上
- 洗澡时爱唱歌的青蛙
- 狗熊先生举重
- 笼中鸟
- 池塘里的圆月亮
- 父亲的花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如果爱情会说话
-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 你考虑过爱情的感受吗
- 卖名字
-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第五只气球
- 陪着父母去旅行
-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 一生都在热恋
- 嘎嘎木屋搬家
- 嗨,我又结婚了!
- 我需要一个下雪天(I Need a Sn
-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 一棵很高很大的树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简介
- 冰上蝴蝶陈露的浪漫爱情
- 把最爱给谁
- 满头鲜花的熊
- 喜欢和爱是两码事
- 床的左边是海,床的右边是山
- 穿山甲球球
- 小猪上学记
- 好饿好饿的鱼
- 快乐的小箩筐
-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 唏哩呼噜当大侠
- 眷恋最后那道光
- 54条曼龙鱼
- 强盗黑乌鸦投降
- 大象来做客
- 爱读报的狮子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精品推荐
- 广河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6/15℃
- 隆德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3/9℃
- 玛多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雨夹雪,风向:西风,风力:4-5级转3-4级,气温:16/1℃
- 安定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1/11℃
- 柯坪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8/13℃
- 吴忠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31/15℃
- 麻城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8/22℃
- 惠农区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9/16℃
- 利通区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31/15℃
- 永济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