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尊神位始终保留着,直到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了,人们才知道原来供奉的这尊塑像就是明朝的逃亡太子。李士淳的后人也声称他们的先祖确实在乱军之中救了太子,并把太子带回自己的家乡,两人还一同出家做了和尚。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率领农民起义军直捣北京。同年三月十六日包围北京,开始发动猛攻。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迫周皇后自杀,又手刃妃、嫔、公主后,到万岁山(今景山)吊死在一颗槐树上。明朝就此灭亡。与此同时,让人们感到困惑不解的是明朝末代皇帝的子女们哪儿去了?
金庸先生曾在小说《鹿鼎记》中描绘的一位“白衣侠女纤尘不染,神功盖世浪迹江湖”的尼姑形象。据说她乃是大明崇祯皇帝的公主长平,但这毕竟是小说故事。据《明史》记载:崇祯皇帝在皇宫中砍伤十六岁的长平公主后,长平公主晕死在血泊中,长平公主后来被人发现,抬到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家中,五天后竟然苏醒过来。当她醒来的时候,北京城已经成了大顺天下。周奎不敢收留她,就把她交给了李自成,李闯王见长公主居然死而复苏,感到很意外,于是将她交给刘宗敏救治。“大顺”只在北京城里呆了两个月,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李自成没有来得及带上长平公主,就在清军的追击下败逃远去。
清顺治二年,长平公主向顺治帝及摄政王多尔衮上书要求出家为尼,但清政府为了笼络人心,不但不答应,在长平公主上书不久,顺治帝就下达诏命:让她与崇祯为她选定的驸马周显完婚,并且同时赐予府邸、金银、车马、田地。但仅仅过了几个月,长平公主就病逝了,时为顺治三年,长平公主十八岁。赐葬广宁门外。
长平公主的下落有了结论,崇祯帝的儿子下落至今却还是个谜。
据《明史·诸王传》记载崇祯帝的一生共生有7个儿子。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之时,皇太子朱慈烺16岁,皇三子定王朱慈炯14岁,皇四子慈炤只有十岁。除了这三个儿子外,崇祯帝的其他的儿子都是早夭。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之日,崇祯帝为给大明保留一丝血脉。他让儿子们都换上平民的衣服,由太监护送逃出北京城。临死,他还写下遗诏,要求各地的官员协力辅佐太子,重振大明。
那么,崇祯帝的这些儿子们逃到哪里去了呢?
说法一:被清廷捕获杀害。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在李自成战败后,太子趁机逃脱,被吴三桂部下捕获,后来太子又逃到外舅周奎家,周奎担心私藏太子会惹来祸端,就将太子献给了清摄政王多尔衮,经过一番辨认,最终被害。这一观点依据《石匾书后集》中的《烈帝本纪》及《太子本纪》记载,《国寿录·崇祯太子》及《甲申传信录》等书中也有比较类似的记述。这些说法都认为太子最终被清廷抓获,然后遇害。
说法二:被吴三桂杀害。《明史纪事本末》中称,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后,太子慈娘与定王慈炯、永王慈招一起被起义军所掳获。后来,李自成不敌战败,就与吴三桂议和,吴三桂提出用归还太子与二王并离开北京城为条件,换取停战。李自成同意了,就将太子等人交给了吴三桂。这样说来,太子就落人了吴三桂的手中。据此,有人提出,太子已经遇害。
说法三:跟随李自成败退,不知所终。崇祯儿子三人等在北京陷落后,均未逃脱,一并为李自成军俘获。在对他们的处理上,李自成采纳李岩等人的建议,封明太子为宋王,永王和定王也改封他爵。后来,吴三桂在山海关反叛,李自成率军亲征时,身边还带着明太子及兄弟,其用意自然是以此来堵住吴三桂效忠明廷之借口,并招降吴三桂。但此举并没有收到效果。李自成农民军与吴三桂交战受挫,决定离京西撤时,将他们三兄弟一起带走。从此太子便杳无音信,不知死活。这种说法是依据《明史纪事本末》、《明季遗闻》以及《明史》等,如《明史纪事本末》云:“京城被攻陷,李自成捕获太子,封为宋王。当李自成向西前进时,太子却不知所终。”《明季遗闻》的记述尤为具体:“李自成军受挫后,便狼狈回到京城,之后又向西行。有人说太子和二王也一同出行。”《明季遗闻》乃邹流绮父子所编辑,他们在甲申之变时都身临其境,且该书面世之时离事情发生之日不过十年左右,因此人们认为他俩所辑录的遗闻还是较为可靠的。
说法四:跟随李自成败退,后逃出做了和尚。有人认为在李自成军队败退北京的路上,刘宗敏受了重伤,放松了对他的看管,他就找了个机会和他以前的老师李士淳从闯王的军中逃了出来,后来到了李士淳的老家广东嘉应州阴那山出家当了和尚。他们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建了一座寺庙叫做“圣寿寺”,大殿就取名叫“紫极殿”,处处都显示了寺中和尚的神秘出身。据说太子死后,庙里就开始供奉一尊“太子菩萨”的神位。这尊神位始终保留着,直到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了,人们才知道原来供奉的这尊塑像就是明朝的逃亡太子。李士淳的后人也声称他们的先祖确实在乱军之中救了太子,并把太子带回自己的家乡,两人还一同出家做了和尚。
除了以上四种说法外《明季太略·太子一案》中则说,太子从李自成军队逃出后,被人带到皇姑寺藏了起来,又和太监高起一起潜逃到天津,然后像传言中的建文帝一样,出海南下,不知所终。《野史无文》则记载太子曾逃往南京的南明小朝廷,清兵攻陷南京后,他被人献出后被带往北方,不知所终。还有的说,明末清初兵荒马乱的,太子后来死于乱军之中。但这些说法均无证据证实。
种种说法,不一而足,清康熙时期有人借崇祯太子之名举行反清起义,牵连并死了很多人,结果也被证实是假的。崇祯的三个儿子到底下落何处,到今天仍是解不开的谜团。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率领农民起义军直捣北京。同年三月十六日包围北京,开始发动猛攻。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迫周皇后自杀,又手刃妃、嫔、公主后,到万岁山(今景山)吊死在一颗槐树上。明朝就此灭亡。与此同时,让人们感到困惑不解的是明朝末代皇帝的子女们哪儿去了?
金庸先生曾在小说《鹿鼎记》中描绘的一位“白衣侠女纤尘不染,神功盖世浪迹江湖”的尼姑形象。据说她乃是大明崇祯皇帝的公主长平,但这毕竟是小说故事。据《明史》记载:崇祯皇帝在皇宫中砍伤十六岁的长平公主后,长平公主晕死在血泊中,长平公主后来被人发现,抬到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家中,五天后竟然苏醒过来。当她醒来的时候,北京城已经成了大顺天下。周奎不敢收留她,就把她交给了李自成,李闯王见长公主居然死而复苏,感到很意外,于是将她交给刘宗敏救治。“大顺”只在北京城里呆了两个月,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李自成没有来得及带上长平公主,就在清军的追击下败逃远去。
清顺治二年,长平公主向顺治帝及摄政王多尔衮上书要求出家为尼,但清政府为了笼络人心,不但不答应,在长平公主上书不久,顺治帝就下达诏命:让她与崇祯为她选定的驸马周显完婚,并且同时赐予府邸、金银、车马、田地。但仅仅过了几个月,长平公主就病逝了,时为顺治三年,长平公主十八岁。赐葬广宁门外。
长平公主的下落有了结论,崇祯帝的儿子下落至今却还是个谜。
据《明史·诸王传》记载崇祯帝的一生共生有7个儿子。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之时,皇太子朱慈烺16岁,皇三子定王朱慈炯14岁,皇四子慈炤只有十岁。除了这三个儿子外,崇祯帝的其他的儿子都是早夭。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之日,崇祯帝为给大明保留一丝血脉。他让儿子们都换上平民的衣服,由太监护送逃出北京城。临死,他还写下遗诏,要求各地的官员协力辅佐太子,重振大明。
那么,崇祯帝的这些儿子们逃到哪里去了呢?
说法一:被清廷捕获杀害。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在李自成战败后,太子趁机逃脱,被吴三桂部下捕获,后来太子又逃到外舅周奎家,周奎担心私藏太子会惹来祸端,就将太子献给了清摄政王多尔衮,经过一番辨认,最终被害。这一观点依据《石匾书后集》中的《烈帝本纪》及《太子本纪》记载,《国寿录·崇祯太子》及《甲申传信录》等书中也有比较类似的记述。这些说法都认为太子最终被清廷抓获,然后遇害。
说法二:被吴三桂杀害。《明史纪事本末》中称,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后,太子慈娘与定王慈炯、永王慈招一起被起义军所掳获。后来,李自成不敌战败,就与吴三桂议和,吴三桂提出用归还太子与二王并离开北京城为条件,换取停战。李自成同意了,就将太子等人交给了吴三桂。这样说来,太子就落人了吴三桂的手中。据此,有人提出,太子已经遇害。
说法三:跟随李自成败退,不知所终。崇祯儿子三人等在北京陷落后,均未逃脱,一并为李自成军俘获。在对他们的处理上,李自成采纳李岩等人的建议,封明太子为宋王,永王和定王也改封他爵。后来,吴三桂在山海关反叛,李自成率军亲征时,身边还带着明太子及兄弟,其用意自然是以此来堵住吴三桂效忠明廷之借口,并招降吴三桂。但此举并没有收到效果。李自成农民军与吴三桂交战受挫,决定离京西撤时,将他们三兄弟一起带走。从此太子便杳无音信,不知死活。这种说法是依据《明史纪事本末》、《明季遗闻》以及《明史》等,如《明史纪事本末》云:“京城被攻陷,李自成捕获太子,封为宋王。当李自成向西前进时,太子却不知所终。”《明季遗闻》的记述尤为具体:“李自成军受挫后,便狼狈回到京城,之后又向西行。有人说太子和二王也一同出行。”《明季遗闻》乃邹流绮父子所编辑,他们在甲申之变时都身临其境,且该书面世之时离事情发生之日不过十年左右,因此人们认为他俩所辑录的遗闻还是较为可靠的。
说法四:跟随李自成败退,后逃出做了和尚。有人认为在李自成军队败退北京的路上,刘宗敏受了重伤,放松了对他的看管,他就找了个机会和他以前的老师李士淳从闯王的军中逃了出来,后来到了李士淳的老家广东嘉应州阴那山出家当了和尚。他们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建了一座寺庙叫做“圣寿寺”,大殿就取名叫“紫极殿”,处处都显示了寺中和尚的神秘出身。据说太子死后,庙里就开始供奉一尊“太子菩萨”的神位。这尊神位始终保留着,直到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了,人们才知道原来供奉的这尊塑像就是明朝的逃亡太子。李士淳的后人也声称他们的先祖确实在乱军之中救了太子,并把太子带回自己的家乡,两人还一同出家做了和尚。
除了以上四种说法外《明季太略·太子一案》中则说,太子从李自成军队逃出后,被人带到皇姑寺藏了起来,又和太监高起一起潜逃到天津,然后像传言中的建文帝一样,出海南下,不知所终。《野史无文》则记载太子曾逃往南京的南明小朝廷,清兵攻陷南京后,他被人献出后被带往北方,不知所终。还有的说,明末清初兵荒马乱的,太子后来死于乱军之中。但这些说法均无证据证实。
种种说法,不一而足,清康熙时期有人借崇祯太子之名举行反清起义,牵连并死了很多人,结果也被证实是假的。崇祯的三个儿子到底下落何处,到今天仍是解不开的谜团。
网友关注
-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 池塘里的圆月亮
- 第五只气球
- 54条曼龙鱼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简介
- 象先生客厅里的画
- 白衣飘飘的爱情
- 唏哩呼噜当大侠
- 一生都在热恋
- 河马先生的大雨伞
- 爱读报的狮子
- 狗熊先生举重
- 爱吃海胆的绿鳞鲀
- 小猪上学记
- 穿山甲球球
- 风儿来到大海上
- 洗澡时爱唱歌的青蛙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棕熊先生的开心早茶
- 丫形苹果树
-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 一套童话书
- 父亲的花
- 一棵很高很大的树
- 树洞里的朋友
- 强盗黑乌鸦投降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父亲母亲
- 等你回家
- 蜘蛛黑豆儿
- 嗨,我又结婚了!
- 一种智慧叫弯曲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怕穿皮鞋的母亲
- 粉色伞裙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 草丛里奔跑的苹果
- 冰上蝴蝶陈露的浪漫爱情
- 你不要像你爸
- 选择伴侣就是选择后半生
- 你考虑过爱情的感受吗
-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 把最爱给谁
- 像音乐和像锤子的敲门声
- 豪猪先生和谁赛跑
-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 长脖子熊
- 靠近你,温暖我
- 父亲的发薪日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我替你记忆一切
- 两个猪宝贝
-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 嘎嘎木屋搬家
- 针线有爱
- 爱孩子,请先爱你的另一半
- 满头鲜花的熊
- 好饿好饿的鱼
- 床的左边是海,床的右边是山
- 笼中鸟
- 小猪和狐狸
- 如果爱情会说话
- 眷恋最后那道光
-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快乐的小箩筐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神剑上的字
- 螃蟹的生意
- 我需要一个下雪天(I Need a Sn
- 最美味的早餐
- 四姑娘
- 卖名字
- 张辉泽:带领乡亲把百香果变成致富“金果果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陪着父母去旅行
- 气球的故事
- 大象来做客
- 喜欢和爱是两码事
-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 给老爸的快递
精品推荐
- 芮城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级,气温:23/16℃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4/11℃
- 东阿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7/17℃
- 原州区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24/11℃
- 夏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风,风力:<3级,气温:25/18℃
- 城西区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风,风力:3-4级,气温:24/10℃
- 沙坡头区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4-5级,气温:29/15℃
- 武都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30/20℃
- 互助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西南风,风力:<3级,气温:23/8℃
- 银川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3-4级,气温: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