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寿潜:布衣都督的传奇
1915年春末,青年学子曹聚仁初到杭州,出乎意料地遇见先父极为敬仰的前贤:汤寿潜。然而更令曹想不到的是汤的打扮,“他穿了一套土布短褂,戴了一顶箬帽,脚上一双蒲鞋,手上拿了一把纸伞,十足的庄稼人。”当然,被汤的这身造型“雷倒”的又岂止曹聚仁?据著名报人包天笑回忆:“我虽然常坐二等车,有时也到三等车去看看。那天却见一位汤蛰仙先生(寿潜)厕身于许多贩夫走卒之中,缩在壁角看报……何以蜷伏在此?”
不过,作风朴素的汤先生却是清末民初响当当的大人物,堪称传奇。
“东南人望”
《左传》有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传统士人们毕生追求的完人标杆,但并非遥不可及,至少汤寿潜与之很是接近。
1890年,在内阁上班的汤寿潜写成《危言》一书,提出迁都长安,官制改革,严肃吏治,科举革新等一系列的变法主张。此书比郑观应的《盛世危言》还早四年出版。一时间国人争相传阅,好评如潮,汤因之声名鹊起。
十年后,八国联军侵华,北方一片生灵涂炭。为了保住东南半壁江山免于战乱,汤寿潜主动联手张謇、陈三立等至友奔走于宁沪之间,游说几大督抚保境安民,勿轻易宣战。此即著名的“东南互保”。张謇事后慨叹“国之不亡者,仅君往说两江总督刘坤一、两湖总督张之洞,定东南互保之约,所全者大,其谋实发于君”。
时光荏苒,又过十年。时任浙路公司总理的汤寿潜力拒清廷出卖路权的做法,并致电奕劻,直斥盛宣怀乃罪魁祸首,“损中益外,假公肥私”。他又奏明朝廷,“若以罪魁祸首为非”,就把盛宣怀撤职,“或调离铁路,以谢天下”;若“以遵旨商办为非”,就“悬寿潜之首于藳街,以谢盛宣怀!”孰料清廷竟不辨是非,以“妄劾邮传部右侍郎盛宣怀误国”的罪名,将汤寿潜革职,“不准干预路事”。虽浙路风潮终以惨淡收场,不过汤却凭此人气飙升,当时报纸甚至打出“汤去路亡”的口号,可见其已被浙人视为爱国与公信的人格符号。
就这样,汤寿潜历经三个“十年”,升级为江浙呼风唤雨的领袖人物,称之为“东南人望”,殆不虚也!
顺势而为
进入辛亥年,汤寿潜对清廷的信心跌至冰点。5月,清政府宣布设立“皇族内阁”,这让一贯主张立宪的汤寿潜倍感失望。他与张謇、沈曾植、赵凤昌等联名致电摄政王,要求改组内阁,“重用汉大臣之有学问阅历者”,然其建议犹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已是心灰意懒的汤寿潜于该年秋天致友人信中写道:“人以为幸福在前,我以为大劫方始。”果不其然,武昌首义的星星之火很快便呈燎原之势。历史就是如此有趣,最害怕革命的立宪党人汤寿潜却预言了革命的到来。更加诡异的是,汤竟然成为革命党人的座上贵宾,于11月5日被推举为杭州光复后的第一任浙江都督。
汤寿潜担任浙督,看似意料之外,实乃情理之中。浙江本是革命力量最强地区之一,既是光复会的大本营所在,又拥有诸如陶成章、章炳麟、秋瑾等领袖人物。不过,杭州起义前夕,陶、章二人远在海外,留守本地的朱瑞、褚辅成又难以服众。环顾省内,唯有汤“有声海内,识者皆尊敬之”,且拥有别人不及的人脉资源。于是众人一致认为汤乃“众望所归,堪膺此选”。
此时身在上海的汤寿潜内心异常纠结。深受传统观念熏染的他,虽知革命大势所趋,但潜在的忠君情结令他难以改仕新朝。于是他起初极力婉拒,说:“卿等欲革命,径行之耳,奈何以强人?吾虽弗善颛制,然与卿等异趣,以若所为亦不与也。”表达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意。然而汤毕竟“心太软”,当说客讲到此时杭州民军与旗营严重对峙,满人只“愿受汤先生抚,否则力抗”,并进而游说“杭民六十万户,使阖门而战,一朝而烬,公独能不救之耶?”他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愚忠”,决定担当道义。可以说,由清臣到浙督,汤绝非华丽转身,而是艰难蜕变。
汤寿潜最具远见的主张是提出“援鄂伐燕”。在他看来,武汉乃首义之区,必须顾全。而“北方愈有世变,北伐愈不可懈”。因为他对袁世凯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其为翻云覆雨之辈,应停止议和,全力北伐。后来形势发展确如其所言。
急流勇退
浙督一职,看上去很美,实令人烦不胜烦。平心而论,推举汤为首任都督,对于革命党人而言,无非是暂时利用其声望与经验,二者间的蜜月期就好比兔子尾巴,短的可怜。都督府各部门实权多半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汤往往备受掣肘,徒具虚名。套用句流行语,他就是个“打酱油的”。
况且不少革命党人年轻气盛,恃功自傲,完全不把这个布衣都督放在眼里。其间有两件事对汤刺激颇大。一是“贵林事件”。贵林,杭州旗营满人,思想开明,在和平解决旗营问题上出力尤多。但就在旗营投降的第二天,司令部、政事部即以匿留枪械、图谋反抗罪名,假托都督名义加以枪决。出于“维稳”的需要,汤强忍怒火,保持克制。不久,革命党人王金发又向汤发难。王本来就对汤寿潜甚有成见,曾质问陈其美:“汤寿潜是反对我们革命的,为何要推他出来做都督?”后来王更是无视都督府的命令,组织绍兴军分政府,自任都督,裂土而封,截留浙东税收,采购军械,扩充部队,“政出由己,每与杭州督府相对抗”。
下野之后,汤并未就此息隐山林,依然为国为民竭尽所能。他曾赴南洋筹集款项,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后重掌浙路指挥权,希望通过与袁世凯博弈,推翻铁路国有政策,为地方谋求福利。可惜二者皆收效甚微,无果而终。
■“布衣都督”来源
汤寿潜多年身居要职,但生活简朴,有“布衣都督”之称。他不富、不贪,在全浙铁路被袁世凯收归国有两年后,袁通过全浙铁路公司拨发20万银元,作为汤总理全浙铁路4年多不支一分薪金的补偿,但汤分文不受,将全数款捐给建造浙江图书馆。
■追忆与回眸
先生当清季负时望,有康济之略而不得行其志;民国初建,虽尝假节开府、入参国务,皆去之惟恐不速。其介然特立不肯询人以尸位,非故为此以矫世也。
言足以益仁,行苟足以利物。施及一乡不为小,达乎四海不为大。近之,功垂数世;远之,泽流无穷。不必在位,不待有众,不假于宣扬,不资于辩说,而人自不能忘之,感应之理然也。
——马一浮
主维新创共和顺历史潮流,保路权建铁路为商旅腾颂。
——“汤蛰仙先生纪念碑”上的挽联
- 上一篇:习惯了
- 下一篇:苏东坡与佛印的幽默故事
网友关注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狗熊先生举重
- 螃蟹的生意
-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床的左边是海,床的右边是山
- 第五只气球
- 四姑娘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我替你记忆一切
- 你考虑过爱情的感受吗
-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 爱读报的狮子
-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 神剑上的字
- 白衣飘飘的爱情
- 小猪和狐狸
- 怕穿皮鞋的母亲
- 一棵很高很大的树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简介
- 池塘里的圆月亮
- 父母面前,请放下手机
- 一套童话书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因为爱你,连笑都这么像你
- 气球的故事
- 快乐的小箩筐
- 满头鲜花的熊
- 河马先生的大雨伞
- 爱吃海胆的绿鳞鲀
-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 强盗黑乌鸦投降
- 草丛里奔跑的苹果
- 蜘蛛黑豆儿
- 树洞里的朋友
- 最美味的早餐
- 我与妈妈的最后一次别离
- 我需要一个下雪天(I Need a Sn
- 棕熊先生的开心早茶
- 选择伴侣就是选择后半生
- 洗澡时爱唱歌的青蛙
- 两个猪宝贝
-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 一生都在热恋
- 象先生客厅里的画
- 豪猪先生和谁赛跑
- 嘎嘎木屋搬家
- 54条曼龙鱼
- 张辉泽:带领乡亲把百香果变成致富“金果果
- 一种智慧叫弯曲
- 嗨,我又结婚了!
- 好饿好饿的鱼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父亲母亲
- 丫形苹果树
- 如果爱情会说话
- 笼中鸟
- 父亲的发薪日
- 眷恋最后那道光
- 像音乐和像锤子的敲门声
- 给老爸的快递
- 把最爱给谁
- 靠近你,温暖我
- 小猪上学记
- 你不要像你爸
- 等你回家
- 长脖子熊
- 卖名字
- 唏哩呼噜当大侠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针线有爱
- 父亲的花
- 喜欢和爱是两码事
- 陪着父母去旅行
- 粉色伞裙
- 大象来做客
- 冰上蝴蝶陈露的浪漫爱情
- 穿山甲球球
- 爱孩子,请先爱你的另一半
- 风儿来到大海上
精品推荐
- 甘南州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8/7℃
- 尉犁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5℃
- 澄迈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4/24℃
- 吐鲁番地区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0/20℃
- 天峻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7/2℃
- 万荣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风,风力:<3级,气温:23/17℃
- 博乐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0℃
- 阿克苏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3℃
- 舟曲县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8/18℃
- 乌鲁木齐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