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从网,从能。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网”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罒”。本义:罢官;免去;解除)

(2) 同本义 [dismiss from office]

可以罢官之无事者,去器之无用者。——《吕氏春秋·仲冬》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 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徐阶罢相里居。——《明史·海瑞传》

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罢谢(辞官去职);罢归(辞职或免官归里)

(4) 遣返,遣归 [send back]。如:罢散(遣散);罢遣(遣散;放遣)

(5) 停止 [stop;cease]

于是罢酒。——《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罢休;罢兵(停止战争);罢手(停止;住手);罢业(停业;罢工);罢战(停战;停止争斗)

(7) 完毕 [finish]

既罢归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

曲罢曾教善才服。——·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8) 又如:吃罢了饭;罢散(谓结束)

(9) 废除;取消 [abolish]

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10) 又如:罢弃(废除);罢废(废弃)

(11) 归,返回 [return]。如:罢出(退出);罢朝(帝王退朝或臣子罢朝退归)

词性变化


 

<叹>

(1) 表示失望、愤恨,常叠用。如:罢!罢!这样的媳妇以后必败坏门风

(2) 另见 ba;pí

常用词组


罢黜 bàchù

(1) [belittle and reject]∶贬低并排斥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武帝纪赞》

(2) 即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儒学大师董仲舒在上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提出凡“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建议以儒家思想作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就历史上所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开始在长安设太学,专讲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等,起用大批儒生作官,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dismiss from office]∶免除[官职]

罢工 bàgōng

[strike] 为迫使雇主答应所提要求或为达到其他目的而暂时停止工作

决定为提高工资而罢工

罢官 bàguān

[dismiss from office] 免除官职

海瑞罢官

罢教 bàjiào

[teachers strike] 教师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教学工作

罢课 bàkè

[students’strike] 学生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上课

罢了 bàle

——语气词,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味,对句子的意思起冲淡的作用,前面常跟“不过”、“无非”、“只是”等词呼应

这不过是我的一点学习心得罢了

罢了 bàliǎo

——表示容忍,有勉强放过、暂时不深究的意思

他不愿意去也就罢了

罢论 bàlùn

[abandoned (rejected)idea] 已经取消了的打算

罢免 bàmiǎn

(1) [recall]∶选民或代表机关撤销所选出的人员的职务

常委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者罢免

(2) [unmake]∶免除官阶或官职

人民选举了我,因而他们也可以罢免我

罢免权 bàmiǎnquán

(1) [right of recall]

(2) 选民或选民单位依法撤销他们所选出的代表的职务或资格的权利

(3) 政府机关或组织依法撤销其任命的人员职务的权利

罢市 bàshì

[shopkeepers' strike;close all shops;close business] 商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营业

小民罢市。——《明史·海瑞传》

罢手 bàshǒu

[stop;give up;let the matter go(多用于否定句中)] 停止;住手

不肯罢手

罢休 bàxiū

(1) [stop]∶停止;了结;作罢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2) [rest]∶休息

收拾了罢休

罢宴 bàyàn

(1) [the banquet comes to end]∶宴会完毕

(2) [refuse to attend a feast]∶拒绝赴宴

罢职 bàzhí

[remove sb. from office;be dismissed from one's post] 解除职务

其它字义


〈助〉

(1) 用在句末,表示劝告、请求、期望。如:老王,算了罢;你够累了,睡罢;你明天再来罢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带有揣测的意味。如:这孩子好罢?

(3) 用在句末,表示估量。如:他也许见过罢;演员们就要演出了罢

词性变化


〈形〉

(1) 品行不端 [unvirtuous]。如:罢士(品行不端的人);罢民(不从教化、恶劣的人)

(2) 另见 bà;pí

【zdic.net 漢 典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