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声入心通

    【成语】:声入心通(聲入心通)


    【解释】:谓一闻圣人之言,即能领悟其微旨。 宋 张载 《正蒙·三十》:“六十盡人物之性,聲入心通。”《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順” 宋 朱熹 集注:“聲入心通,無所違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

    [典故出处]宋·张载《正蒙·三十》:“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