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望帝啼鹃

    【成语】:望帝啼鹃


    【拼音】:wàng dì tí juān

    【解释】: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冤魂的悲鸣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