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哀毁骨立

    哀毁骨立
    āi huǐ gǔ lì
    • [释义]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 [语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正音]  骨;不能读作“ɡú”。
    • [辨形]  立;不能写作“厉”。
    • [近义]   无肠可断
    • [反义]   笑逐颜开 哀而不伤
    • [用法]  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一般作主语;分句。
    • [结构]  复句式。
    • [例句]   他的父母都去世了;一时之间他接受不了;整日悲悲戚戚;~。
    [成语故事]
      古代有名的孝子王戎与和峤两人同时丧父母,和峤按照风俗习惯,守孝三年,神气丝毫没有损伤。而王戎则不同,他在父母的灵前搭了一个小棚,整天陪伴父母的灵,十分伤心,而且吃的很少,整个身体变成骨瘦如柴,三年后经很长时间调养才恢复。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译:王戎、和峤都很孝,同时死了老母亲。和峤规规矩矩服丧,王戎虽然不遵守规矩路数守孝,却因为痛苦而消瘦得像只干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