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④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jū)⑤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⑥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⑤掬(jū):捧。⑥馀甘:即橄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悄怆幽邃 ( ) (2)浴于汤池(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3】文中第一段中“伐竹取道”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
【4】【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表达了各自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忧伤的样子(2)热水
【2】(1)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2)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3】不能删去,因为与“隔篁竹”中“隔”相对应;为了亲眼看看清脆悦耳的水声产生的原因,不惜伐竹开辟出道路,传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在贬官后为了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探山玩水。
【4】《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被贬的失意和孤凄之情;《游白水书付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汤”古今异义,这里指热水。
- 读课文《羚羊木雕》,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选出正确的...
- 你对本新闻报道《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小石潭记从小丘...
-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选段,完成下题。从小丘西行百二...
- 读课文《安恩和奶牛》,下列对安恩老太太分析正确的是...
- 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棵树巍然挺拔,...
-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对课文《伟人细胞》内容理解有误的是()A.课文...
- 去年,许多媒体沸沸扬扬报道了“河南安阳发掘曹操陵墓...
- 阅读下面小说语段,完成下列各题。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
- 对《皇帝的新装》一文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爱...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悄悄地”所...
- 读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以下属于男子汉特点的是(...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理解句子旁边的夹竹桃不知...
- 读课文《羚羊木雕》,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
- 课文《我的老师》中,“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
- 读课文《丑小鸭》,“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
- 参考下面材料,探究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材料一抒情...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报道,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
- 指出下面《羚羊木雕》一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兄弟郑小玲春旺和福生是...
-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当伽利略一步...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属于文中插叙的事件有()...
- 《端午日》是一篇重点描写端午日______的短文,...
- 【分析评论】下面是甲乙两位网友的评论,请完成后面的...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表面上严厉,实际上却...
- 阅读《礼物》一文,回答问题。礼物柴静①那是个夏天。...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课《中英香...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女娲造人》...
- 江苏如皋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检测一语文...
-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学区八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一...
- 河北省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辽宁省灯塔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柳叶儿...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丑小鸭...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斜...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音乐巨人...
- 山东省龙口市第五中学(五四学制)六年级下...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凡尔赛...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
- 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回忆鲁迅先生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童年的...
- 江苏江阴青阳片八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
- 广东省粤西地区九年级中考模拟联合考试语文...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在希望...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闻一多先...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夏》同...
- 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试卷
-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短文两篇...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宇宙里有些什...
-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三...
-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 文言文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听了这...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梅花的香气不像水...
- 解释加点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
-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鲁达又道:“老...
- 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棵树巍然挺拔,...
- 阅读与赏析(一)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①秋高苑马②肥...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甲】林尽水源,便得...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小石潭记从小丘...
-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选段,完成下题。从小丘西行百二...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
- 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完成小题。我看见这些情形,正...
-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①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
- 阅读《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完成下题。过了一会儿,都...
- 下面这个句子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颈的轻摇,肩的微...
- 读课文《伟大的悲剧》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三)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日记中,人们可以...
- (二)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
- (一)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
- (二)阅读《斑羚飞渡》的选文。①山涧上空,和那道彩...
- 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
-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①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
- 文章《小圣施威降大圣》第1段说“大圣不恋战,只情跑...
- 读完本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后,文中的大圣和小圣一定...
- 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能马上找到制服他的办法...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大圣的每次变化,为什么小...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大圣是怎样变化的?小圣又...
- 我的母亲
- 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猫》同步练习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江苏省仪征市陈集第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我的中国心》同步...
-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回忆鲁迅先生
- 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
- 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月...
-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济南的冬天》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丑小鸭》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未选择的路》同步...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社戏》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伟大的悲剧》同步练...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斑羚飞渡》同步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华南虎》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竹影》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羚羊木雕》同步练...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