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问题。
珍贵的军大衣
林廖君
屋外,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屋子里,油灯的火苗舔着夜色,像贪婪的舌头舔着糖。
父亲坐在火桶旁读《论语》:“……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我正在走神,“你小子在不在听啊?”父亲要冲我发火了。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山村的小学寂寥无声,敲门声格外响亮。门开了,风雪卷了进来,一个瑟瑟发抖的陌生人立在门口。
来人穿件军大衣,一身雪花,年龄看起来比我父亲大约小几岁。这个人手扶门框,自我介绍说,他姓闻,是地质队的。这次来这个山区探矿,现在迷路了。父亲听了,眼睛一亮,热情地将陌生人迎了进来。
父亲与这个陌生的闻叔叔热烈地攀谈起来。说着,父亲突然一怔,用手指着闻叔叔,哦,你还没吃饭吧?你一定没吃饭!闻叔叔点点头。父亲吩咐母亲,赶紧给闻叔叔下一碗热汤面,多放些生姜和辣椒。
母亲有些迟疑,面条是有的,可是对于那个时候的家庭有点贵重。其时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温软的面条,可以减轻他的胃疼。母亲以商量的口吻问道,能不能炒一碗饭呢?
父亲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一刻的父亲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在鸡蛋和葱花的香味中,闻叔叔狼吞虎咽,这人真的饿坏了。他把湿透的军大衣放在火桶边上烤,水汽旋转着向上升腾,湿漉漉的暖意在屋子里荡漾开来。这天夜里,闻叔叔就住在我家,和我父亲几乎说了一夜的话。
第二天的早晨,父亲把闻叔叔送出了山外。
时间一长,这个人和这件事,渐渐在我们脑海里淡去。
不想,一年之后的冬天,闻叔叔突然又来了。他专程给父亲送来一件崭新的军大衣。
因为那一夜,他看出父亲畏寒而且咳嗽。
父亲大笑,继而连连摇头,调侃说,一碗面条就换一件军大衣,显得我不够仗义啊!
闻叔叔有点不悦,放下大衣就走。父亲让我抱上大衣,跟他去追闻叔叔。在一个山峁,与闻叔叔有了一番拉扯。闻叔叔忽然停住了,指着大衣的胸口对父亲说,你摸摸里面!
父亲一摸,怔住了。半晌才说,我收下了,兄弟情义厚啊!
此后的几年冬天,父亲一直穿着这件军大衣,咳嗽减轻了许多。一年秋天,父亲去世了。这年的冬天,母亲把大衣拿来翻晒。
暖阳下,大衣贴胸部分,豁然露出一块用针线缝上去的羊皮。羊皮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洁白、晶莹的光。恍然间,我明白了些什么……
(选自2013年12月11日《承德晚报》有删改)
(1)文章第一段介绍父亲诵读《论语》的情节有何用意?
(2)请你品析“你还没吃饭吧?”“你一定没吃饭!”这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3)在对待给求助者做饭这件事上,父亲和母亲的想法为什么会有所不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父亲为何起初拒绝闻叔叔的馈赠,而最终又接受了馈赠呢?
(5)文章结尾作者说“恍然间,我明白了些什么”,作者究竟明白了什么?请你写出来。
(1)
①突出儒家经典对读书人的教化作用。②为下文写父亲帮助迷路的地质工作者做铺垫。
(2)
①“你还没吃饭吧?”让人觉得是一句缺少真情的客套话。②“你一定没吃饭!”是一种合理的断定,流露出真心助人的热情。③而正是这种真情,才使求助者能安心接受帮助。
(3)
①父亲让做一碗热汤面,是因为热气腾腾的面食,能让从寒冷的野外来的求助者更快地暖和过来。表现了父亲帮助他人时的真情实意。②母亲建议做炒饭,是由于物质匮乏,想把面食留给有胃病的父亲。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关爱。
(4)
①父亲觉得给人一碗热汤面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该接受新军大衣这么厚重的回报。②拒绝馈赠表现了父亲助人不图回报的高贵品质。③当父亲摸到军大衣里面闻叔叔专门为他缝上的羊皮时,又觉得拒绝是不近人情的,所以就接受了。
(5)
①人间最贵是真情。②只有真情才能换来真情。
(1)该题考查的是文章开头第一段的作用,先要明白出现第一段的作用往往是给后文做铺垫,再重点理解《论语》的出现,是父亲身份的象征,也是他思想的体现。
(2)该题考查了相似两句话的不同意思,首先是语气,句式和句子本身意思的区别,再去联系人物所要表达的意思。
(3)该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母亲与父亲想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父亲就是真心实意要给从野外来的求助者做一碗热汤面,而母亲则建议吃炒米饭,想把面条留给父亲。
(4)该题考查的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读明白了,首先父亲认为这是件小事,不值得这样,但是当他摸到叔叔专门为他缝上的羊皮时感到而接受。(5)该题考查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深化了主题,作者明白了这不是简单的互相馈赠,而是真情与真情的交换,体现了人间的真情。
答案:(1)①突出儒家经典对读书人的教化作用。②为下文写父亲帮助迷路的地质工作者做铺垫。(2)①“你还没吃饭吧?”让人觉得是一句缺少真情的客套话。②“你一定没吃饭!”是一种合理的断定,流露出真心助人的热情。③而正是这种真情,才使求助者能安心接受帮助。(3)①父亲让做一碗热汤面,是因为热气腾腾的面食,能让从寒冷的野外来的求助者更快地暖和过来。表现了父亲帮助他人时的真情实意。②母亲建议做炒饭,是由于物质匮乏,想把面食留给有胃病的父亲。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关爱。(4)①父亲觉得给人一碗热汤面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该接受新军大衣这么厚重的回报。②拒绝馈赠表现了父亲助人不图回报的高贵品质。③当父亲摸到军大衣里面闻叔叔专门为他缝上的羊皮时,又觉得拒绝是不近人情的,所以就接受了。(5)①人间最贵是真情。②只有真情才能换来真情。
- 读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对“不满足于一个...
- 阅读《一杯温开水》一文,回答下列各题。一杯温开水①...
-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
-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
- 读课文《丑小鸭》,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阅读下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
- 指出下面《羚羊木雕》一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九十九分的苦恼我历尽坎坷...
- 下列对课文《伟人细胞》内容理解有误的是()A.课文...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和平”号成功坠毁中央电视台3...
- 读课文《羚羊木雕》,“这能全怪我吗?”从句式上看这...
- 读课文《在山的那边》,“一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
- 从丑小鸭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A.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
- 【类文拓展】散步龙应台【注】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希望在你们身上①中国古话说...
-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 课文《我的老师》中,“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往事依依》一...
- 读课文《伟人细胞》,下列对各句描写手法的判断有误的...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报道,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
- 文言文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 阅读《求职》,完成问题。求职[美]威尔①乔坐在办公...
- 读课文《羚羊木雕》,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选出正确的...
- 读课文《皇帝的新装》老大臣看布料过程心理变化分析正...
- 阅读《又到麦浪翻滚时》,完成小题。又到麦浪翻滚时周...
- “从头到尾没有一只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
-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
-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
- 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课《人民解...
-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丑小鸭...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沁园春...
-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一...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回延安...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九年级初中毕业班综合测...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宇宙里有些什...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未选择...
-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为你...
-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斜...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端午日...
- 苏教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我的思念...
- 广东省粤西地区九年级中考模拟联合考试语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钱塘...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伟人细...
- 河北省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兴化市海河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课...
-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智...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天净...
- 山东济宁微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邓稼先同...
- 文言文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听了这...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梅花的香气不像水...
- 解释加点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
-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鲁达又道:“老...
- 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棵树巍然挺拔,...
- 阅读与赏析(一)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①秋高苑马②肥...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甲】林尽水源,便得...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小石潭记从小丘...
-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选段,完成下题。从小丘西行百二...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
- 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完成小题。我看见这些情形,正...
-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①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
- 阅读《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完成下题。过了一会儿,都...
- 下面这个句子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颈的轻摇,肩的微...
- 读课文《伟大的悲剧》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三)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日记中,人们可以...
- (二)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
- (一)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
- (二)阅读《斑羚飞渡》的选文。①山涧上空,和那道彩...
- 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
-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①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
- 文章《小圣施威降大圣》第1段说“大圣不恋战,只情跑...
- 读完本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后,文中的大圣和小圣一定...
- 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能马上找到制服他的办法...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大圣的每次变化,为什么小...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大圣是怎样变化的?小圣又...
- 我的母亲
- 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猫》同步练习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江苏省仪征市陈集第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我的中国心》同步...
-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回忆鲁迅先生
- 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
- 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月...
-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济南的冬天》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丑小鸭》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未选择的路》同步...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社戏》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伟大的悲剧》同步练...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斑羚飞渡》同步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华南虎》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竹影》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羚羊木雕》同步练...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