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主席吃包子、总理逛京东这两件事情,新的领导班子思路非常开阔和超前,已经和最新的思想潮流接轨。
B.西方某些国家宣布,为防止各类型通讯不再受其他国家的监听,他们将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通讯体系。
C.广州地铁六号线的建成对于解决金沙洲地区的交通压力,加快萝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D.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模式,面貌焕然一新。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枣香醉人
洪丽丽
①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②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③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靜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剌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④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⑤“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我问。
⑥“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⑦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⑧“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⑨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我问奶奶。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⑩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怎么又包铰子?不怕累着?”我嗔怪奶奶。“不累,你不是爱吃菜馅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噜呼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我又开始劝奶奶。“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地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像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画着。“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颗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多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
(选文有删改)
【1】试分析文中第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自然段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并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3】第段奶奶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这句话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情感?
【4】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5】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秋天漠漠向昏黑”中“漠漠”是什么意思?“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的是什么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的表格是对中学生崇拜偶像的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查。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学生崇拜偶像在性别上的差异
著名人士 | 影视歌明星 | 体育明星 | 其他 | 总计 | |
男生 | 14 | 18 | 16 | 2 | 50 |
女生 | 4 | 40 | 4 | 2 | 50 |
总数 | 18 | 58 | 20 | 4 | 100 |
(1)由表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差异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枣香醉人》中醉枣酝酿着爷爷奶奶爱的味道,陶渊明的酒里散发着田园生活悠闲惬意的味道,汪曾祺先生的鸭蛋里蕴藏着家乡的味道,宋濂在粗茶淡饭里却品尝到求知快乐满足的味道……
请以“难忘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谈谈你对斑羚飞渡这件事的看法。
- 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
- 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
- 一盏油灯生日这一天,我又点燃了这盏灯,一盏极普通又...
-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下面各小题。五猖会孩子们所盼...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大风莫言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
-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
- 下列对课文《伟人细胞》内容理解有误的是()A.课文...
- 阅读《猫人》,完成后面小题。猫人(美)罗杰迪安基瑟...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①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
-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鲁达又道:“老...
- 读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以下属于男子汉特点的是(...
- 去年,许多媒体沸沸扬扬报道了“河南安阳发掘曹操陵墓...
- 读课文《皇帝的新装》,“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 参考下面材料,探究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材料一抒情...
- 文《秋天的怀念》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
- 简述课文《邓稼先》“‘两弹’元勋”这个小标题的表达...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做父亲丰子恺①楼窗下的弄...
- 《羚羊木雕》中写道“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
- 从作者的语言特点方面赏析下列句子。大张着口,似个庙...
- 下列关于课文《羚羊木雕》运用插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
-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南方初春田野...
- 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不料正是汤...
- 读课文《我的老师》,“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
- 读课文《七颗钻石》,对作者在“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
- 读课文《安恩和奶牛》,能说明安恩的奶牛“是一头好母...
-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下列各题。猎手贾平凹①从太白...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
-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未选择...
- 江苏省南苑中学八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最后一课...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模拟...
-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八年级月月考语文...
- 广东揭阳揭西县华侨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
-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伤仲永...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人民英...
-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山东省龙口市第五中学(五四学制)六年级下...
- 孙权劝学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成功...
- 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一面》...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安塞腰鼓...
- 江苏南通通州区实验中学八年级月月考语文试...
- 苏教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我的思念...
-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石吟...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济南...
- 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吉庆初级中学八年级月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观舞记》...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丑小鸭...
- 辽宁省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
-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学...